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食尽须分散,将行几愿留。
春兼三月闰,人拟半年游。
风俗同吴地,山川拥梓州。
思君登栈道,猿啸始应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依依不舍的离别场景,诗人对即将远行的朋友充满了留恋之情。"食尽须分散"表达了时间已到,朋友们必须告别的无奈,同时"将行几愿留"则流露出诗人希望能够延长这短暂相聚时光的强烈愿望。
"春兼三月闰"一句点明季节,春天已经过去,而三月份还在继续,时间似乎变得漫长,这恰好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接着"人拟半年游"则透露了朋友将要踏上一段不短的旅程。
"风俗同吴地"和"山川拥梓州"两句,描绘了东川地区的自然风光与文化特色,给人以亲切而又壮丽的感觉。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诗人情感的一种投射。
最后,"思君登栈道,猿啸始应愁"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朋友离去之后,独自一人登上高处眺望,听到猿啼声响起,不禁心生忧愁。这里的“栈道”可能是山中的小路,而“猿啸”则为诗人愁绪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不详
为儒早得名,为客不忧程。
春尽离丹阙,花繁到锦城。
雪消巴水涨,日上剑关明。
预想回来树,秋蝉已数声。
相见不相暌,一留日已西。
轩凉庭木大,巷僻鸟巢低。
背俗修琴谱,思家话药畦。
卜邻期太华,同上上方梯。
行役何时了,年年骨肉分。
春风来汉棹,雪路入商云。
水险溪难定,林寒鸟异群。
相逢聊坐石,啼狖语中闻。
泰华当公署,为官兴可知。
砚和青霭冻,帘对白云垂。
峻掌光浮日,危莲影入池。
料于三考内,应惜德音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