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鲁望徐方平后闻赦次韵

金鸡烟外上临轩,紫诰新垂作解恩。

涿鹿未销初败血,新安顿雪已坑魂。

空林叶尽蝗来郡,腐骨花生战后村。

未遣蒲车问幽隐,共君应老抱桐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金鸡报晓时,我登高临窗眺望,紫诰颁发,带来了新的恩典。
涿鹿之战的伤痕还未消退,初显败绩的痕迹;新安之地,战争的残酷已经埋葬了无数生灵。
空寂的森林中,落叶满地,蝗虫侵袭而来;战后的村庄,尸骨暴露,新生的生命在废墟中萌发。
我还没能乘坐蒲草编成的小车去探访那些隐居的贤者,恐怕我和你一起,只能老去,抚育桐树的后代。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感慨和个人命运的反思。诗中充满了对战争废墟和生灵涂炭的描绘,同时也流露出对和平与宽赦的渴望。

首句“金鸡烟外上临轩,紫诰新垂作解恩”描写朝廷颁布恩赦的景象,“金鸡”指的是皇宫中的金鸡架,即皇帝宣布政令的地方;“紫诰”是古代皇帝颁布的文书,用以传达皇帝的命令或恩赦。这里表明了朝廷对民众的宽容与恩泽。

接着,“涿鹿未销初败血,新安顿雪已坑魂”则展示了一场战役后的惨状。“涿鹿”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即将人活埋;“新安顿雪”形象地描绘了战争过后,尸骨堆积如同覆盖的雪花。这里传达出对生命尊严被践踏的哀伤。

第三句“空林叶尽蝗来郡,腐骨花生战后村”进一步强调了战争带来的荒凉与毁灭。“空林”指的是无人的森林;“蝗来郡”则是指蝗虫成群飞舞至某地,比喻战乱导致的荒废。最后,“腐骨花生战后村”形象地表达了战争过后的村庄被毁,尸骨变为野草的景象。

末句“未遣蒲车问幽隐,共君应老抱桐孙”则流露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里,“蒲车”是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幽隐”指的是深山或隐居之地。最后,“共君应老抱桐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君王共同度过安宁晚年,享受天伦之乐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毁灭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和平宽赦的渴望,展现了诗人的深沉情感与复杂的心境。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奉和鲁望病中秋怀次韵

贫病于君亦太兼,才高应亦被天嫌。

因分鹤料家资减,为置僧餐口数添。

静里改诗空凭几,寒中注易不开帘。

清词一一侵真宰,甘取穷愁不用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奉和鲁望寄南阳广文次韵

春彩融融释冻塘,日精闲咽坐岩房。

琼函静启从猿觑,金液初开与鹤尝。

八会旧文多搭写,七真遗语剩思量。

不知梦到为何处,红药满山烟月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其十)沪

波中植甚固,磔磔如虾须。

涛头倏尔过,数顷跳鯆䱐。

不是细罗密,自为朝夕驱。

空怜指鱼命,遣出海边租。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奉和鲁望寒夜访寂上人次韵

院寒青霭正沈沈,霜栈乾鸣入古林。

数叶贝书松火暗,一声金磬桧烟深。

陶潜见社无妨醉,殷浩谭经不废吟。

何事欲攀尘外契,除君皆有利名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