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同社约访万柳堂遗址予到迟社散僧方掩楼扉独自登楼凝望春色苍然晚暮矣

旧栽杨柳半成薪,愧尔寻枝摘叶人。

异代同时俱怅望,良辰佳约阻逡巡。

固知万事欢难并,却恐孤游迹又陈。

独立小楼无可语,偶从暝色得清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曾习经的《清明日同社约访万柳堂遗址予到迟社散僧方掩楼扉独自登楼凝望春色苍然晚暮矣》描绘了诗人清明时节拜访遗址时的遗憾与感慨。首句“旧栽杨柳半成薪”暗示了时光流转,曾经繁茂的柳树如今只剩残枝,引发对往昔的追忆。诗人对于未能及时赴约,导致友人散去,自己独自登楼的境况感到“愧”,流露出深深的歉意。

“异代同时俱怅望”表达了对友人和历史的共同怀念,即使相隔时代,他们的心境都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接下来,“良辰佳约阻逡巡”进一步强调了这次错过的好时光和美好的约定。诗人深知人生中的欢乐难以兼得,而此刻的孤独感更显得形单影只。

“固知万事欢难并,却恐孤游迹又陈”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既明白欢乐不易聚齐,又担心自己的足迹会留下孤独的痕迹。最后,“独立小楼无可语,偶从暝色得清新”以景结情,描绘了他在暮色中独自登楼,只有寂静的环境带来一丝清新,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然的寻求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描绘诗人清明节的遗憾经历,展现了对友情、时光流逝以及个人孤独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86)

曾习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温毅夫还山

寻常惜别到今非,反袂翻无涕可挥。

下国未闻桑实美,故山谁信蕨芽肥。

鸿毛生死听时论,燕羽差池赋大归。

去与遗民谈野史,一亭宛在雪初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赠盛伯希祭酒

郁华阁里警秋声,道在忘身况强名。

十叶承华真帝胄,五经通贯老儒生。

如闻抚剑忧边塞,复此衔杯乐圣明。

未敢劝君焚芰制,寂寥太学想阳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山居杂诗

雪山筒里勤求药,祇树园中广施金。

独有净名无一语,天风吹座落花深。

石瀃才扃三尺瀑,岩梯高罥万年藤。

窥窗欲下猿偷果,过涧仍回鹤啄冰。

山谷老人亲种树,碧池处士旧凭阑。

斜阳不改青山色,寄语时贤郑重看。

形式: 古风

潞河舟次

春色在杨柳,北风犹峭寒。

城阴连岸暝,浦浪激云宽。

蔬少厨人计,钟残旅梦安。

箧书留谏草,未折寸心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