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三十二韵赠友

暮云凝黯黮,晓雪堕纵横。

骋巧穿窗牖,乘危集栋甍。

挟风潜作党,杂霰暗分声。

缀柳如欺弱,萦梅似妒清。

银盘浮石出,缟带逐车成。

增势初堆岳,含光复洒瀛。

即卑犹避污,飘急未忘争。

细度歌帷远,斜侵舞袖轻。

试深筇屡掷,验密手频擎。

裹树形披介,摧篁韵啸笙。

堞遥迷睥睨,岸断接坳泓。

罅隙仍仍掩,高低故故平。

陵铺看象斗,庭积羡猊狞。

林寒催雀聚,檐白误鸡鸣。

浪走儿应喜,狂号犬自惊。

照曜连金阙,微茫混玉京。

乌轮埋欲没,鳌极压将倾。

献岁先期见,丰祥此日呈。

及时消疠疫,润物达萌生。

列贺喧朝贵,腾欢沸野氓。

第嫌灾困约,仍讶助骄盈。

冷艳凌回骑,寒光媚饮觥。

风流梁苑宴,悽恻灞桥行。

亦有离乡客,远居边海城。

底穿嗟履屣,路断叹门闳。

孰动乘舟兴,谁怜卧寝情。

映书空旧习,授简岂前荣。

倚望劳晨策,吟哦费夜檠。

枉烦歌玉树,宁许媲璇英。

刻画移群象,搜罗惫五兵。

身孤惭待伴,思沮诧羞明。

聊示轻微体,殷勤比赠琼。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咏雪三十二韵赠友》,通过对暮雪的描绘,展现了雪的动态美和其带来的各种景象。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细致的观察,如“骋巧穿窗牖”形容雪花飘落的灵动,“银盘浮石出”则形象地写出雪覆盖大地的场景。诗中既有对雪景的赞美,如“增势初堆岳,含光复洒瀛”,也有对雪带来的生活感受,如“浪走儿应喜,狂号犬自惊”。

诗人通过咏雪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时令更替、丰收祥瑞的期盼,同时也寓含了对社会现状的感慨,如“第嫌灾困约,仍讶助骄盈”。雪的冷艳与凄凉,与宴会的风流和别离的哀愁形成对比,展现了人生的多面情感。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戴良作为元末明初诗人的独特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310)

戴良(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字:叔能
  • 号:九灵山人
  • 籍贯:元明间浦江
  • 生卒年:1317—1383

相关古诗词

和陶渊明杂诗(其一)

大钧播万类,飘忽如风尘。

为物在世中,倏焉成我身。

弟兄与妻子,于前定何亲。

生同屋室处,死与丘山邻。

彼苍无私力,宵尽已复晨。

独有路旁堠,长阅往来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和陶渊明杂诗(其二)

忆昔客吴山,门对万松岭。

松下日行游,况值长春景。

朅来卧穷海,时秋枕席冷。

还同泣露蛩,唧唧吊宵永。

岂无栖泊处,寄此形与影。

行矣临逝川,前途无由骋。

以之怀往年,一念讵能静。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和陶渊明杂诗(其三)

羲驭不肯迟,荣悴讵可量。

举头望穹昊,日月已宿房。

陨霜凋众类,惨惨未渠央。

李梅忽冬实,又复值愆阳。

物化苟如此,只乱我中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和陶渊明杂诗(其四)

我无猛烈心,出处每犹豫。

或同燕雀栖,或逐枭鸾翥。

向焉固非就,今者孰为去。

去就本一途,何用独多虑。

但虑末代下,事事古不如。

从今便束装,移入醉乡住。

醉乡固云乐,犹是生灭处。

何当乘物化,无喜亦无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