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上吴王三首(其三)

英明庐江守,声誉广平籍。

洒扫黄金台,招邀青云客。

客曾与天通,出入清禁中。

襄王怜宋玉,愿入兰台宫。

形式: 古风

翻译

英明的庐江太守,籍贯在广平之地闻名遐迩。
他在黄金台上打扫迎接,邀请着那些志向高远的宾客。
这些宾客曾与天神交流,常出入于清静的宫廷禁地。
楚襄王欣赏宋玉的才华,希望他能进入兰台宫任职。

注释

英明:形容人非常聪明和有威望。
庐江守:庐江郡的太守。
声誉:名声。
广平籍:广平郡的人。
洒扫:打扫整理。
黄金台:古代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建的平台。
青云客:指有高远志向的杰出人士。
天通:与天神沟通。
清禁中:皇宫中的清净区域。
襄王:战国时期楚国的国君。
宋玉:战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
兰台宫:古代楚国的藏书和修史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体现了他特有的豪放与想象力。诗中“英明庐江守”开篇即展现了一种宏大气势,"声誉广平籍"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才华和地位的自信。

接下来的“洒扫黄金台,招邀青云客”一句,描绘了诗人超脱尘世、与神仙交流的情景。“洒扫黄金台”形象生动,传达了一种清洁辉煌的境界,而“招邀青云客”则展现了诗人志存高远,与天地交流的愿望。

"客曾与天通,出入清禁中"一句,更是深化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情怀。“客曾与天通”表明了诗人心灵与自然、宇宙之间的沟通,而“出入清禁中”则暗示了一种不受世俗约束的自由。

最后,“襄王怜宋玉,愿入兰台宫”一句,则是对历史上才子宋玉的赞美。诗人通过对宋玉的怜爱,表达了自己想要进入那神秘而高洁的兰台宫(即月宫或仙境)的愿望。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李白特有的想象力和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对于自由、超脱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

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

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

朱颜谢春辉,白发见生涯。

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

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南船正东风,北船来自缓。

江上相逢借问君,语笑未了风吹断。

闻君携伎访情人,应为尚书不顾身。

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

恨我阻此乐,淹留楚江滨。

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然。

春风狂杀人,一日剧三年。

乘兴嫌太迟,焚却子猷船。

梦见五柳枝,已堪挂马鞭。

何日到彭泽,长歌陶令前。

形式: 古风

寄东鲁二稚子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寄弄月溪吴山人

尝闻庞德公,家住洞湖水。

终身栖鹿门,不入襄阳市。

夫君弄明月,灭景清淮里。

高踪邈难追,可与古人比。

清扬杳莫睹,白云空望美。

待我辞人间,携手访松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