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吴履道承出示理皇御书唐人诗恭题其后

先君曩侍缉熙殿,拜赐天画盈筐箱。

帝书超轶钟王上,不与欧柳论低昂。

孤臣流落滨九死,老眼尚能识偏傍。

旅檐惊见亟再拜,拜起不觉涕泪滂。

几拟从君换此宝,囊空无物可以将。

待归从君乞模本,刻之琬琰永为子孙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先父曾侍奉在缉熙殿,接受皇恩得到满箱的天赐画卷。
这些字迹超越钟王,不在欧阳询、柳公权之下。
我这孤臣流落在外,只剩一双老眼看清边角。
在旅居的屋檐下惊讶看见,连忙再三跪拜,起身时泪水已满面。
我几乎想用所有来交换这些珍宝,可惜囊中空空无物。
等我回家后,希望能向你求取摹本,让它们刻在美玉上,永远留给子孙后代。

注释

曩:从前,过去。
缉熙殿:古代宫殿名,这里指皇帝的居所。
天画:指皇帝亲笔的书画。
欧柳:指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和柳公权。
孤臣:流离失所的官员。
偏傍:书法中的笔画边缘。
旅檐:旅居的屋檐。
亟:急切,连忙。
模本:临摹的底稿或样本。
琬琰:美玉,比喻珍贵的东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家铉翁的作品,标题为《三山吴履道承出示理皇御书唐人诗恭题其后》。诗中,作者回忆起先父曾侍奉在缉熙殿,有幸获赐皇帝亲笔书写的画卷,这些字迹超越了钟王,不与欧阳询和柳公权等大家相提并论。诗人自己流落他乡,年迈却仍能辨识其中的笔法。在旅居之处,他意外看到这些珍品,激动之余连拜数次,起身时已泪流满面。他曾想用所有换得此宝,但囊中羞涩,无法实现。最后,他表示希望将来能乞求一份拓本,刻于美玉之上,以便永久保存,传给子孙后代。

这首诗表达了对皇家墨宝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身世变迁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家族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收录诗词(109)

家铉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秋日客退独坐偶成

春月令人悦,秋月令人悲。

人意自悲欢,夫岂月所为。

炯然此方寸,圆明贯四时。

闭门独自赏,无盈亦无亏。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为旃檀像赋

稽首古旃檀,曾共释迦语。

旃檀释迦面目本来同,真身幻身何事相尔汝。

如人对镜照形像,拱兮揖兮若宾主。

须臾人去镜亦空,尔影我形两无睹。

木人漂流宇宙间,神通妙用归何许。

万人从渠索释迦,求福有时与福遇。

佛如明月行太空,向曙俄然不知处。

痴人竞向波间觅,波间本非月所住。

真邪幻邪两忘言,如来无来亦无去。

君不见佛书九译来中原,妙处乃以无言传。

莫道旃檀有口不解说,非说之说三十二相全。

形式: 古风

为景山题

先天而生者道之初,后天而存者道之寿。

人能知道为可贵,斯能与道同其久。

粤从羲黄迄孔孟,大原千古垂不朽。

书以道事万化源,易以明理群经首。

诗三百所蔽思无邪,礼三千主敬内自守。

我性其性天其天,念兹在兹谨所授。

纷华过眼空中云,绮丽堕前苗之莠。

德人澄心制万变,仁寿天爵我固有。

福惟自求命自作,欲净理明鉴无垢。

勿贰以二参以三,环堵中间维道囿。

存之又存悟本元,心与道一逢原在左右。

惟兹皇览揆度辰,临阳浸长泰道亨。

为君大书汤盘九字铭,愿君进德日新又新与岁而俱新。

形式: 古风

元和修复马政图

君不见明皇开元初,前驱万骑云烟铺。

中年不戒履霜渐,乃以牧权付之营州轧荦奴。

驱我天闲入鼠穴,八坊奇产空无馀。

元和天子奋威断,收拾旧物还中区。

向来汧渭孳生处,犹有牧人自营牧与刍。

争持私牵应诏书,愿备法驾王前驱。

诗翁感叹成八解,何人画工画为图。

此图似是八之一,元和旧事犹可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