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元用秋水轩

秋水如玉涵绿蒲,玉壶美酒清若无。

佳人倚窗调锦瑟,文君劝酒坐当垆。

昔年种柳绕汉南,树今摇落人何堪。

惟有年年秋水至,翠烟石黛漾晴岚。

开轩清映临秋水,斜日荷花淡相倚。

凌波微步袜生尘,交甫凝情佩还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景象。倪瓒以细腻的笔触,将秋水、绿蒲、玉壶美酒、倚窗调瑟的佳人、当垆的文君、昔日种柳的回忆以及年年复来的秋水,巧妙地编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首句“秋水如玉涵绿蒲”,以“如玉”形容秋水的清澈透明,与“绿蒲”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接着,“玉壶美酒清若无”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高洁,仿佛连酒都变得透明无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佳人倚窗调锦瑟,文君劝酒坐当垆”两句,通过人物活动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丰富性。佳人调瑟,文君劝酒,一动一静,相得益彰,展现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昔年种柳绕汉南,树今摇落人何堪”两句,通过时间的对比,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昔日种下的柳树如今已凋零,让人不禁心生悲凉。

“惟有年年秋水至,翠烟石黛漾晴岚”则以自然界的循环更替,暗示生命的永恒与自然的不朽。每年秋天的水依然如故,翠烟、石黛、晴岚也依旧美丽,提醒人们在面对生命无常时,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美的欣赏。

最后,“开轩清映临秋水,斜日荷花淡相倚。凌波微步袜生尘,交甫凝情佩还委”四句,描绘了一幅夕阳下荷塘美景图。开轩而望,秋水映照,斜阳下的荷花显得格外淡雅,女子轻盈的步伐似乎在水面上留下淡淡的尘埃,而交甫(传说中的两位仙人)的故事则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96)

倪瓒(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后字元镇,、荆蛮民、幻霞子等。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 字:泰宇
  • 号:云林子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301~1374

相关古诗词

馀不溪词

馀不溪水绿生蘋,放舟演漾当青春。

舟随鹤影忽行远,洞口桃花飞接人。

云松蔽亏烟萝席,俨在溪东之石壁。

羽人垂衣坐鼓簧,馈我晨餐芝菌香。

从兹更发洞庭渚,濯发咸池临故乡。

形式: 古风

岁己酉八月十四日寓甫里之野人居刘君元晖邀余酌酒快雪斋中对月理咏因赋长句

凉月纷纷疑积雪,凝晖散彩白于银。

此时独酌开轩坐,便欲剡溪寻隐沦。

尔营茅斋名快雪,我醉行吟踏秋月。

河汉无声风露寒,心境泠然一高洁。

形式: 古风

送潭州鲁总管

翙翙文鹓飞渡淮,葳蕤五采下天阶。

西畴昨夜雨初遍,田父讴歌有好怀。

湘潭山色随轻毂,谈笑来为此州牧。

隔岸桐林散绮霞,三月洞庭春水绿。

形式: 古风

八月三日与刘道益连床夜话风雨凄然五日开霁道益赋诗见贻次韵一首

扁舟小泊菰蒲雨,玄论却消身意尘。

空寂室中无侍者,萧条云外不羁人。

酒杯畏病不复举,灯火新凉差可亲。

袅袅秋风振庭树,绿波芳草似初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