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不溪词

馀不溪水绿生蘋,放舟演漾当青春。

舟随鹤影忽行远,洞口桃花飞接人。

云松蔽亏烟萝席,俨在溪东之石壁。

羽人垂衣坐鼓簧,馈我晨餐芝菌香。

从兹更发洞庭渚,濯发咸池临故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卷。诗人倪瓒以细腻的笔触,将余不溪的春日风光与隐逸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诗人以“馀不溪水绿生蘋”开篇,点明了地点和季节,绿色的溪水与新生的蘋草相映成趣,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接着,“放舟演漾当青春”,诗人乘舟于溪上,享受着春天的美好时光,自由自在,心情愉悦。

“舟随鹤影忽行远,洞口桃花飞接人”,诗人乘坐的小舟随着鹤的影子漂向远方,桃花从洞口飞舞而出,仿佛迎接诗人,增添了几分浪漫与神秘色彩。这一句通过动态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云松蔽亏烟萝席,俨在溪东之石壁”,云雾缭绕的松树遮挡着阳光,烟萝铺满石壁,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羽人垂衣坐鼓簧,馈我晨餐芝菌香”,诗人遇到了仙风道骨的羽人,他们穿着长袍,坐在鼓簧旁,为诗人准备了清晨的餐食,香气扑鼻的芝菌让人回味无穷。这一场景充满了神话色彩,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从兹更发洞庭渚,濯发咸池临故乡”,诗人决定继续前行,探索未知的世界,他将在洞庭湖畔洗涤心灵,最终回到故乡,完成心灵的归宿。这一句既是对旅程的展望,也是对内心深处情感的抒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心灵净化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296)

倪瓒(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后字元镇,、荆蛮民、幻霞子等。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 字:泰宇
  • 号:云林子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301~1374

相关古诗词

岁己酉八月十四日寓甫里之野人居刘君元晖邀余酌酒快雪斋中对月理咏因赋长句

凉月纷纷疑积雪,凝晖散彩白于银。

此时独酌开轩坐,便欲剡溪寻隐沦。

尔营茅斋名快雪,我醉行吟踏秋月。

河汉无声风露寒,心境泠然一高洁。

形式: 古风

送潭州鲁总管

翙翙文鹓飞渡淮,葳蕤五采下天阶。

西畴昨夜雨初遍,田父讴歌有好怀。

湘潭山色随轻毂,谈笑来为此州牧。

隔岸桐林散绮霞,三月洞庭春水绿。

形式: 古风

八月三日与刘道益连床夜话风雨凄然五日开霁道益赋诗见贻次韵一首

扁舟小泊菰蒲雨,玄论却消身意尘。

空寂室中无侍者,萧条云外不羁人。

酒杯畏病不复举,灯火新凉差可亲。

袅袅秋风振庭树,绿波芳草似初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春日送别余秀才

翼翼高帆开远天,绿波芳草随烟绵。

春林风雨集忧思,茅屋琴书移昼眠。

文采由来庾信少,草圣近誇张旭颠。

百年聚散如落叶,行客居人谁可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