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
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
可叹悽惶子,高歌谁为媒。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旅途中的孤独感受。"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两句描绘出诗人在外漂泊,每当太阳落山,便会感到浓郁的忧愁和对故乡的强烈思念。
"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继续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渴望。即使身处异地,即便是严寒的夜晚,也能感受到归巢的愿望,通过"夕鸟来"隐喻出这种自然界中生物对家的向往。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荒凉与遥远。雪花覆盖了道路,使得原本就艰难的归途变得更加迷茫;而云朵遮蔽了阳光,连那曾经温暖的地方也无法寻觅。
最后两句"可叹悽惶子,高歌谁为媒"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悲哀和无奈。他感到自己的处境是多么令人叹息,但即便想要高声歌唱,也找不到可以传达自己情感的途径。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递了强烈的情感色彩,让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诗人旅途中的寂寞和对故土的深沉思念。
不详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
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予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
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
欣逢柏台友,共谒聪公禅。
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
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
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
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
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
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万山青嶂曲,千骑使君游。
神女鸣环佩,仙郎接献酬。
遍观云梦野,自爱江城楼。
何必东南守,空传沈隐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