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绝岛山寺

绝岛跨危栏,登临到此难。

夕阳高鸟过,疏雨一钟残。

骇浪摇空阔,灵山厌渺漫。

那堪更回首,乡树隔云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站在孤岛上,跨过危险的栏杆,登高望远非常艰难。
夕阳西下,鸟儿飞过,稀疏的雨滴敲打着钟声,只剩断续的回响。
惊涛骇浪在广阔的天空中摇曳,神圣的山峰显得渺小而遥远。
更何况还要回头眺望,家乡的树木已被云雾遮挡,遥不可及。

注释

绝岛:孤岛。
危栏:危险的栏杆。
登临:登高。
此难:艰难。
夕阳:傍晚的太阳。
高鸟:飞鸟。
疏雨:稀疏的雨点。
一钟残:钟声断续。
骇浪:惊涛骇浪。
空阔:广阔天空。
灵山:神圣的山。
渺漫:渺小遥远。
那堪:更何况。
回首:回头眺望。
乡树:家乡的树木。
隔云端:被云雾遮挡。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并融入个人情感的诗歌,展现了诗人在绝岛山寺的所见所感。开篇"绝岛跨危栏,登临到此难",表达了至岛上的困难与险峻,设定了一种超脱世俗、接近自然的氛围。

"夕阳高鸟过,疏雨一钟残"描绘出黄昏时分,高空中孤独的飞鸟掠过,以及稀落之雨未及成势,只是微弱的余音。这不仅是对景色的描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淡漠。

"骇浪摇空阔,灵山厌渺漫"中的"骇浪"形容海浪的汹涌澎湃,而"灵山"则暗示这座岛屿不仅是自然之物,更蕴含着神秘与超凡。"厌渺漫"表现了诗人对远方世界的无尽眷恋。

最后两句"那堪更回首,乡树隔云端"表达了诗人面对故土的思念,但又因为距离遥远和视线阻隔而无法将其触及。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归属与孤独的挣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绝岛山寺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与精神追求,是一篇融合了自然美与个人情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104)

崔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 (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善音律,尤善长笛,一九七八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唐诗选》以其[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及[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句,推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人。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壮客巴蜀,老游龙山,故也多写旅愁之作。其《春夕旅怀》[胡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颇为传诵。《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 字:礼山
  • 籍贯:《唐才子传》说是江南
  • 生卒年:888

相关古诗词

题嵩阳隐者

四十年高梦,生涯指一丘。

无人同久住,有鹤对冥修。

草杂芝田出,泉和石髓流。

更嫌庭树老,疑是世间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樵者

行山行采薇,闲剪蕙为衣。

避世嫌山浅,逢人说姓稀。

有时还独醉,何处掩衡扉?

莫看棋终局,溪风晚待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赠休粮僧

闻钟独不斋,何事更关怀。

静少人过院,闲从草上阶。

生台无鸟下,石路有云埋。

为忆禅中旧,时犹梦百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鹦鹉洲即事

怅望春襟郁未开,重吟鹦鹉益堪哀。

曹瞒尚不能容物,黄祖何曾解爱才。

幽岛暖闻燕雁去,晓江晴觉蜀波来。

何人正得风涛便,一点轻帆万里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