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次前韵寄王巩二首(其一)

白马貂裘锦羃䍦,离觞潋滟手亲持。

头风欲待歌词愈,肺病甘从酒力欺。

不分归心太匆草,更怜人事苦萦縻。

相逢借问空长叹,便舍灵龟看朵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骑着白马身披貂裘,手持盛满美酒的杯盏。
头痛欲裂时,歌声也无法缓解,即使肺病缠身,也甘愿借酒浇愁。
心中归乡之情急切如草,人事纷扰令人疲惫。
相遇之时只能空自叹息,宁愿舍弃珍贵的灵龟,只为欣赏对方的笑容。

注释

白马:指代骑马者。
貂裘:贵重的皮衣。
离觞:离别时的酒杯。
潋滟:形容酒液晃动的样子。
歌词:歌曲。
肺病:指身体疾病。
归心:思乡之心。
太匆:过于急切。
草:比喻心情急切。
人事:人世间的事物或烦恼。
萦縻:缠绕,困扰。
相逢:相遇。
空长叹:徒然叹息。
灵龟:象征长寿或吉祥的神龟。
朵颐:形容女子笑颜如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豪放而又感伤的画面。诗人骑着白马,身披貂裘,手持盛满美酒的锦羃䍦,与友人王巩告别时,气氛热烈而深情。他尽管头痛欲裂,但仍坚持唱歌助兴,以酒疗病,显示出豁达的性格和对友情的珍视。然而,诗人内心归心似箭,却又感叹人事纷扰,身不由己。在分别之际,他只能空自叹息,即使面对美食(朵颐)也无暇顾及,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对相聚时光的留恋。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宋词中常见的豪放与哀婉并存的风格。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戏次前韵寄王巩二首(其二)

细竹寒花出短䍦,故山耕耒手曾持。

宦游暂比凫鹥集,归计长遭句偻欺。

歌舞梦回空历记,友朋飞去自难縻。

悠悠后会须经岁,冉冉霜髭渐满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成都僧法舟为其祖师宝月求塔铭于惠州还过高安送归

少年能讲大乘经,法施堂中不出扃。

为许先师传后世,径从西海集南溟。

忘身直犯黄茅瘴,满意初成白塔铭。

寄我泪痕归万里,遥知露滴涧松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扬州五咏(其二)平山堂

堂上平看江上山,晴光千里对凭栏。

海门仅可一二数,云梦犹吞八九宽。

檐外小棠阴蔽芾,壁间遗墨涕汍澜。

人亡坐使风流尽,遗构仍须子细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扬州五咏(其三)蜀井

信脚东游十二年,甘泉香稻忆归田。

行逢蜀井恍如梦,试煮山茶意自便。

短绠不收容盥濯,红泥仍许置清鲜。

早知乡味胜为客,游宦何须更着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