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三十七)

二月十五,瞿昙灭度。足示双趺,胸摩卐字。

山愁惨莫云,花泪啼红雨。

去年一次,今年一次,明年一次。

辄莫明年更明年百千年,年年一次。

狼籍涅槃心,此恨凭谁诉。

赖有粼皴拄杖子,牢记取。

形式: 偈颂

翻译

农历二月十五日,瞿昙圆寂。双脚呈莲花坐姿,胸口触摸着卍字符号。
山峦哀伤,乌云笼罩,花朵如泣如诉,落下红色的雨滴。
去年已过,今年又至,明年还会再来。
年复一年,直至无穷尽,每年都有一次这样的悲伤。
心中满是对涅槃的纷乱思绪,这无尽的遗憾向谁倾诉?
幸好有这斑驳的禅杖支撑,让我铭记在心。

注释

瞿昙:佛陀的名字。
趺:莲花坐姿。
愁惨:悲凉凄惨。
啼红雨:像哭泣的红雨。
一次:指佛陀圆寂的时刻。
更明年:再过一年。
狼籍:散乱,纷乱。
涅槃:佛教中指解脱生死。
恨:遗憾。
拄杖子:禅杖。
牢记取:深深记住。

鉴赏

这首宋朝释绍昙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瞿昙佛祖涅槃的深深哀思。"二月十五,瞿昙灭度"点明了佛祖圆寂的日子,"足示双趺,胸摩卐字"描绘了佛像的庄严姿态,暗示了佛法的深远影响。

"山愁惨莫云,花泪啼红雨"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山和花都赋予了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仿佛连自然都在为佛祖的离去而哭泣。"去年一次,今年一次,明年一次"反复强调时间的流逝与佛祖的永恒,流露出对无常人生的感慨。

"辄莫明年更明年百千年,年年一次"表达了诗人对佛祖记忆的持久和对轮回的思考,"狼籍涅槃心,此恨凭谁诉"则直接抒发了无法言说的遗憾和哀痛。最后,"赖有粼粼拄杖子,牢记取"借物寄情,表示要铭记佛祖的教诲,以慰藉心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象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瞿昙佛祖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收录诗词(891)

释绍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字:希叟
  • 生卒年:?~一二九七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七十三)

史笔书云,绣闺添线。爱日舒长,丰年取验。

衲僧不被四时迁,妙应圆机辘辘转。

喝散岭上白云,掣断脚跟红线,阴极阳生总不知。

曝背晴檐,手摘寒梅。

一点两点三四点,拈花微笑今重见。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一○○)

三伏炎蒸,汗流如雨。

一茎草上建琼楼,彻骨贫穷敌国富。

形式: 偈颂 押[遇]韵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二十)

小春才过,冬至相催。光阴驹过隙,须鬓雪成堆。

松根石上,槁木寒灰。

冻膝拥深霜树叶,禅心清点野桥梅。

唤起来打,更莫迟回。蛰龙须奋跃,何待禹门雷。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五)

妙摄化权,使不辱命。鹤唳东皋,云归乳岭。

拄杖子,黑粼皴,困卧壁根,声前唤醒。

舞蹈清风两腋生,安闲又入萝窗定。

宾主历然,头正尾正。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