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诸韩饮曼叔家

富贵丰盘餐,日可侑清角。

不与贤者俱,饱食何所学。

吾友虽日贫,邀赏不辞数。

质衣为酒肴,出论轻管乐。

其馔精且甘,刀几孰亲握。

是时予苦眩,引去意颇确。

羸马雪中归,醉醒谁复较。

形式: 古风 押[觉]韵

翻译

富贵人家的宴席上,每天都摆满了美食,配上清雅的音乐。
如果我不和贤德的人在一起,即使吃得再饱,又能学到什么呢?
尽管我的朋友每日贫困,但他仍会多次邀请我共享他的简朴盛宴。
他甚至卖掉衣物来换取酒菜,即使只是简单的乐器演奏也足以快乐。
他们的食物精致且美味,连切菜的刀具都显得珍贵无比。
那时我正深受眼疾困扰,离开的念头十分坚定。
骑着瘦弱的马在雪中归来,醉醒之间又有谁能计较呢?

注释

丰盘餐:丰富的宴席。
侑:陪伴,佐助。
贤者:有道德才智的人。
邀赏:邀请赞赏,共度时光。
质衣:典当衣物。
刀几:切菜的刀具。
苦眩:眼疾,头晕。
羸马:瘦弱的马。
醉醒:醉后清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梅尧臣与朋友们在韩曼叔家中聚会的场景。诗中首先提到,即使生活富贵,丰盛的宴席也常伴有清雅的音乐相伴。然而,诗人强调,如果这样的享受不与贤良之士共享,那么即使吃得再好,也无法增进学问和道德修养。

接着,诗人赞赏他的朋友虽然贫困,但仍然热情邀请他参加聚会,甚至不惜典当衣物来换取美酒佳肴,轻歌曼舞。宴会上的食物精致甘美,诗人还特意提到有人亲自操持烹饪,显示出主人的用心。然而,诗人在享受之余,因身体不适(苦眩),决定离开,离去时醉意朦胧,无人关心是否清醒。

整首诗通过对比富贵与贫贱,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知识与道德追求的重视,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忧虑。梅尧臣的诗歌风格质朴真挚,此诗也不例外。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同谢师厚宿胥氏书斋闻鼠甚患之

灯青人已眠,饥鼠稍出穴。

掀翻盘盂响,惊聒梦寐辍。

唯愁几砚扑,又恐架书齧。

痴儿效猫鸣,此计诚已拙。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同道损世则元辅游西湖于卞氏借双鹤以观

塘蒲荫绿水,菡萏艳修渚。

想像华亭野,但欠鸣鹤侣。

同来三四人,趣向颇相与。

思见此清禽,无能觌翔羽。

城隅有大第,世本官吴楚。

尝同太湖石,不惜持金取。

欲作园林胜,园林宁暇睹。

今当问其家,借赏无吾拒。

果亦致之来,奋毛如喜舞。

虽生沧海心,翅重不得举。

还尔稻粱贪,崇丘在何所。

形式: 古风

同道损持国访孔旼处士

高庐当大道,节士不肯过。

穷巷独秉德,车马一何多。

势力走谀谄,礼义服委佗。

是以被褐人,长甘北山阿。

曰今岂有愧,渔上有行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

君谟善书能别书,宣献家藏天下无。

宣献既殁二子立,漆匣甲乙收盈厨。

钟王真迹尚可睹,欧褚遗墨非因模。

开元大历名流夥,一一手泽存有馀。

行草楷正大小异,点画劲宛精神殊。

坐中邻几素近视,最辨纤悉时惊吁。

逡巡蔡侯得所得,索研铺纸才须臾。

一扫一幅太快健,檀溪跃过瘦的颅。

观书已毕复观画,数轴江吴种稻图。

稻苗秧秧水拍拍,群鹭矫翼人荷锄。

陂塍高下石笼密,竹树参倚荆篱疏。

大车立轮转流急,小犊欺顾稚子驱。

令人频有故乡念,春事况及蚕桑初。

虎头将军画列女,二十馀子拖裙裾。

许穆夫人尤窈窕,因诵载驰诚起予。

余无书性无田区,美人虽见身老癯。

举头事事不称意,不如倒尽君酒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