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乘月早朝听残漏

建礼俨朝冠,重门耿夜阑。

碧空蟾魄度,清禁漏声残。

候晓车舆合,凌霜剑佩寒。

星河犹皎皎,银箭尚珊珊。

杳霭祥光起,霏微瑞气攒。

忻逢圣明代,长愿接鹓鸾。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翻译

身着朝服庄重严肃,深宫夜色静悄悄。
明月高悬照碧空,皇宫漏壶声稀落。
曙光将至车马集,寒气侵人剑佩冷。
银河明亮星辰稀,漏箭滴答声断续。
祥云朦胧升起,瑞气细密聚集。
欣喜生活在圣明时代,期盼常伴凤凰群英。

注释

建礼:朝会时的礼仪。
俨:庄重严肃。
重门:重重宫门。
耿:寂静。
碧空:青天。
蟾魄:月亮。
清禁:皇宫。
漏声:漏壶滴水声。
候晓:等待黎明。
车舆:车辆。
凌霜:冒着霜寒。
剑佩:佩剑。
星河:银河。
珊珊:缓慢。
杳霭:幽深朦胧。
祥光:吉祥之光。
霏微:细微。
瑞气:吉祥之气。
鹓鸾:古代比喻贤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宫廷的景象,展现了古代官员早朝的庄重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朝会细节的精致刻画,传达了一种对盛世美好的期待与祝愿。

"建礼俨朝冠,重门耿夜阑"一句,以“建礼”开篇,即构筑了一个庄严肃穆的场景。官员们穿戴着正式的朝服,准备参加早晨的朝会。重门即宫禁的大门,它在夜晚紧闭,现在还未完全开放,这强调了朝廷的庄重与神秘。

"碧空蟾魄度,清禁漏声残"中,“碧空”描绘了清澈如洗的天际,而“蟾魄”则是古人对月亮的一种美称,它在夜晚穿越天际。这两者相映衬,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清禁漏声残"则透露出时间即将到达朝会开始的时刻,漏壶滴答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

"候晓车舆合,凌霜剑佩寒"一句,通过“候晓”二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早晨光明的期待。官员们的车辆聚集在一起,而他们身上的剑和佩饰则因露水结霜而显得冰冷,这不仅是对视觉的描绘,也是对气温变化的一种写实。

"星河犹皎皎,银箭尚珊珊"中,“星河”即银河,"犹皎皎"形容星光依旧明亮。"银箭"指的是月亮的光芒,它在清晨还未完全消退,依然闪烁着光辉。这两者相对,展现了一个时间节点上的自然景观。

"杳霭祥光起,霏微瑞气攒"一句,以“杳霭”形容云彩的轻盈,“祥光”则是吉祥之光的代名词。这两者相结合,预示着美好和吉利的气氛即将到来。"霏微"形容瑞气细微而不易觉察,而"瑞气攒"则意味着这些难以察觉的祥瑞之气正在聚集。

最后,"忻逢圣明代,长愿接鹓鸾"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盛世的喜悦和赞美,以及希望这种和平与繁荣能够长久持续。"鹓鸾"即凤凰,是古代象征吉祥、高贵的鸟类,这里用以比喻圣明之世,意味着国泰民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朝会景象的刻画,展现了一个清晨宫廷的肃穆与美好,以及诗人对盛世长久繁荣的美好愿望。

收录诗词(4)

莫宣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孝肃,岭南第一状元。唐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农历八月十七日出生在封川县文德乡长乐里(今广东封开县河儿口镇西村)。两广的第一个状元,也是我国科举制度时代最年轻的状元,高中时只有17岁。墓在河儿口镇西村东坡锣鼓岗上

  • 字:仲节
  • 号:片玉
  • 生卒年:834-868

相关古诗词

赋得水怀珠

长川含媚色,波底孕灵珠。

素魄生蘋末,圆规照水隅。

沦涟冰彩动,荡漾瑞光铺。

迥夜星同贯,清秋岸不枯。

江妃思在掌,海客亦忘躯。

合浦当还日,恩威信已敷。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荅问读书居

书屋倚麒麟,不同牛马路。

床头万卷书,溪上五龙渡。

井汲冽寒泉,桂花香玉露。

茅檐无外物,只见青云护。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我本南山凤,岂同凡鸟群。

形式: 押[文]韵

长安夜游

凤城连夜九门通,帝女皇妃出汉宫。

千乘宝莲珠箔捲,万条银烛碧纱笼。

歌声缓过青楼月,香霭潜来紫陌风。

长乐晓钟归骑后,遗簪堕珥满街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