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三)

春来腊去,一番新风景,为君开设。

试忆前时花雨坠,只少梅花清绝。

两个难逢,一分才欠,巧杀终如拙。

玉梅人唤,雪儿来对时节。

应更付属楼头,丁宁笛伴,莫把声声彻。

玉女行春娇渡马,休是鹊桥轻别。

对我三人,与君一醉,醉了樽重设。

清歌未放,更须天上呼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春天来临,腊月已过,展现出全新的景色,为你呈现。
试着回忆起先前落英缤纷的时光,只是少了梅花那清冷绝俗的芬芳。
两个难得的相遇,一分才情稍显不足,命运巧妙地安排,却如同笨拙一般。
玉梅般的美人被唤来,恰似雪儿在合适的季节出现。
应该在楼头多加留意,叮嘱笛声悠扬,不要让乐声太过激昂。
玉女踏着春光轻盈地骑马而过,不要轻易像鹊桥离别般离去。
面对我们三人,与你共饮,醉意再浓,酒杯也要重新斟满。
清脆的歌声还未放肆,还需向天边呼唤明月。

注释

腊去:腊月结束。
花雨坠:花瓣飘落。
梅花清绝:梅花的清雅绝俗。
巧杀:命运的巧妙安排。
丁宁:叮嘱。
休是:不要是。
醉了樽:醉倒后重设酒杯。
天上呼月:向天边召唤月亮。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宴会图景,诗人以精巧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对友人的深情。

"春来腊去,一番新风景,为君开设。" 这几句设置了整个诗歌的基调,春天到来,万物更新,诗人特意为朋友准备了一番新的景致。

"试忆前时花雨坠,只少梅花清绝。" 此处引出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现在相比,只有梅花那般清雅脱俗,显示了诗人对梅花独特的情怀。

"两个难逢,一分才欠,巧杀终如拙。" 这里可能是在说某种境遇或情感的难以遇合,以及才能的不足,但即便如此,处理得宜,反而显得更加自然无华。

"玉梅人唤,雪儿来对时节。" 玉梅指的是梅花,这里借玉梅之名,呼唤出一位如美女般的梅花,雪儿则可能是指轻盈的雪花,与时节相对,是在强调季节的转换和诗人的情感呼应。

"应更付属楼头,丁宁笛伴,莫把声声彻。" 这几句是在描述宴会中的音乐与氛围,楼头可能是宴会举行的地点,丁宁笛伴则指的是乐曲和笛子的和鸣,而“莫把声声彻”则是在提醒不要让声音过于响亮,保持一种柔美的音调。

"玉女行春娇渡马,休是鹊桥轻别。" 玉女可能是对宴会中女子的美称,行春娇渡马则是在描绘她们在春日中的优雅身姿,而“休是鹊桥轻别”则是在强调这次告别不同于以往,只是一种柔和的情感流露。

"对我三人,与君一醉,醉了樽重设。" 这里可能是在描述宴会上的饮酒场景,诗人与朋友们一起畅饮,醉后又重新摆放酒具,继续举杯。

"清歌未放,更须天上呼月。" 最后的几句是在表达宴会的愉悦与对美好时光的不舍,清歌尚未停止,而是要更加地呼唤着那如同月亮般纯净而高远的音乐。

整首诗通过精细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珍惜,以及与朋友间难得的相聚时光。

收录诗词(86)

沈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其七)

光阴转毂,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学道参禅、要识取,自家本来面目。

闹里提撕,静中打坐,闲看传灯录。

话头记取,要须生处教熟。

一日十二时中,莫教间断,念念来相续。

唤作竹篦还则背,不唤竹篦则触。

斩却猫儿,问他狗子,更去参尊宿。

忽然瞥地,碧潭冷浸寒玉。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四)

赏心佳处,登临地、千古人人都说。

何况江天来雪望,添得十分奇绝。

倚遍栏干,下窥寒镜,照我容颜拙。

举头惊笑,问天今是何节。

天外矗矗琼山,溶溶银海,上下光相接。

年去岁来频览为,何事今朝浑别。

坐蹴云茵,横牵绡幕,玉女来铺设。

公馀多暇,正堪同此风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画堂春.风中荷花

荷花含笑调薰风。两情著意尤浓。

水精栏槛四玲珑。照见妆容。

醉里偷开盏面,晓来暗坼香风。不知何事苦匆匆。

飘落残红。

形式: 词牌: 画堂春

驻马听

人都道四者难并。也由在人心。烦恼欢喜元无定。

奸峭底自能称停。你待前面怎那,且随任咱分。

自家有后自未奔。枉劳人方寸。眼前推辞怎。

那知他人也心闷。

形式: 词牌: 驻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