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文辅尉新城

我来淮上居,忽忽岁月过。

定交谁最久,有唱君必和。

棋枰角胜负,文字工切磋。

云山结伴游,风雨对床卧。

那知世途隘,但喜客愁破。

出处方乃殊,离别情无那。

江城失益友,山县得良佐。

平生爱图史,晚岁职警逻。

枹鼓常不惊,鸡犬亦相贺。

强饭君勉旃,功名看老大。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翻译

我来到淮水边居住,时光匆匆流逝。
谁是我长久不变的朋友,你唱歌我必定应和。
我们在棋盘上较量输赢,文字间相互切磋学问。
共游云山,风雨中同榻而眠。
未曾料到世路艰难,只因有你,客居之愁得以化解。
人生道路各异,离别之情难以言表。
在江城失去了一位益友,在山野却得到了贤良助手。
一生热爱图书史籍,晚年任职于治安巡逻。
鼓声平静,鸡犬欢腾,皆因你的到来。
你要努力吃饭,功名之事,就看老来的成就了。

注释

淮上:淮水之滨。
忽忽:形容时间过得快。
定交:长久不变的友情。
和:应和,附和。
棋枰:棋盘。
文字工切磋:在文字学问上互相研讨。
风雨对床卧:共度风雨,同寝共卧。
隘:狭窄,困难。
无那:无法,难以忍受。
江城:指城市。
良佐:优秀的助手。
图史:图书和历史。
警逻:治安巡逻。
枹鼓:鼓槌和鼓,代指警报声。
勉旃:鼓励对方努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章甫为送别好友孙文辅赴任新城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孙文辅的深厚情谊。首句“我来淮上居,忽忽岁月过”描绘了诗人自己在淮上的生活,时光匆匆而过。接着,“定交谁最久,有唱君必和”强调了与孙文辅的长久友谊,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相互唱和。

“棋枰角胜负,文字工切磋”展现了两人共同的兴趣爱好,通过下棋和文学交流深化友情。接下来的“云山结伴游,风雨对床卧”回忆了与孙文辅共度的美好时光,风雨同行,友情深厚。然而,“那知世途隘,但喜客愁破”又暗示了世事艰难,但朋友的到来能化解旅途中的愁苦。

“出处方乃殊,离别情无那”表达了对孙文辅即将离开的不舍,以及对仕途不同的理解。最后,“江城失益友,山县得良佐”高度评价了孙文辅的价值,他在江城虽失去了一位益友,但在偏远的山区却成为当地的重要人才。“平生爱图史,晚岁职警逻”赞扬了孙文辅对学问的热爱和警备工作的尽责。结尾“枹鼓常不惊,鸡犬亦相贺”以鸡犬相贺的场景,寓言孙文辅到任后地方安宁,而“强饭君勉旃,功名看老大”则是鼓励孙文辅努力工作,期待他能在仕途上有所建树。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厚谊的送别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流露出对友情的感慨。

收录诗词(321)

章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张安国

前日见公如桂林,梅黄风雨天多阴。

今年见公长沙去,草绿江湖春水深。

借问长沙多少路,尽是前年曾到处。

如公正合在朝廷,胸中素蕴经纶具。

吾君一视而同仁,且欲烦公苏远人。

亲朋漫作别离恶,王事敢辞行役频。

嗟予潦倒百无用,客食淮南两相送。

青山可买坐无钱,日长只作还乡梦。

九重早晚催赐环,了却功名归故山。

屋头乞我茆三间,布袜青鞋相伴閒。

形式: 古风

送张寺丞

知己不易得,相知贵知心。

我行遍四方,公独知我深。

公如千丈松,凛凛有直气。

我如松下草,亦有傲霜意。

公分刺史符,朅来淮上州。

而我倦游者,振衣从公游。

花月醉管弦,江山随杖履。

激水湔穷愁,逢人赏佳句。

政成公入觐,酒尽客语离。

叠鼓催发船,不顾邦人悲。

邦人勿深悲,宣室定前席。

公必念尔民,还陈治安策。

吾君自神圣,事君公不欺。

祝公但加餐,慰此邦人思。

形式: 古风

送李文授还越上

旧岁见君殊草草,怀抱今来各倾倒。

新来正好数相寻,束装却向山阴道。

千岩万壑秋更奇,候门儿女望君归。

扁舟此去来何时,莫待梅花开北枝。

故人问我凭君说,满目穷愁生事拙。

秋禾未得补饥疮,万一飞蝗作檀越。

形式: 古风

送杨德隽赴漕司试

木食草衣吾计决,三釜养亲君不阙。

胡为亦趁槐花忙,不共中秋醉明月。

君言时世眩虚名,才见头衔分重轻。

一笫如君当俯拾,卜邻他日莫寒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