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间见梅

霜雪俱怜节操奇,碧鲜红润两相宜。

渭滨初种谩千亩,陇上寄来惟一枝。

酸实不供饥凤啄,暗香翻许此君知。

佳人零落空山久,况是天寒日暮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霜雪都欣赏这独特的节操,绿色与红色相互映衬十分和谐。
在渭水边初次种植虽多,但只有一枝从陇上寄来。
这些酸涩的果实无法满足饥饿的凤凰,只有暗香能被知己感知。
美人已散落在空山中许久,更何况是在寒冷的冬日傍晚。

注释

霜雪:比喻艰难困苦。
俱:都。
怜:欣赏。
节操:指人的品性或操守。
奇:独特。
渭滨:渭水边。
谩:徒然,空。
千亩:形容数量多。
陇上:指陕西西部地区。
惟一枝:仅有一株。
酸实:酸涩的果实。
饥凤啄:比喻珍贵或稀罕之物。
暗香:清淡的香气。
此君知:此处指知己。
佳人:美人,这里可能象征美好的事物。
零落:凋零,散落。
空山:荒凉的山。
况是:何况是。
天寒日暮:寒冷的冬天傍晚。

鉴赏

这首诗名为《竹间见梅》,作者是宋代诗人曹组。诗中以霜雪为背景,描绘了竹林中孤独而坚韧的梅花形象。"霜雪俱怜节操奇",赞美了梅花在严寒中保持高洁的品性,即使霜雪覆盖,也更显其独特魅力。"碧鲜红润两相宜",通过对比竹子的翠绿和梅花的鲜艳,展现出两者之间的和谐共存。

"渭滨初种谩千亩,陇上寄来惟一枝",表达了对远方亲友寄来的梅花的珍视,尽管数量稀少,却显得尤为珍贵。"酸实不供饥凤啄,暗香翻许此君知",借凤凰不食酸涩的梅实,暗示只有懂得欣赏的人才能领略到梅花的幽香。

最后两句"佳人零落空山久,况是天寒日暮时",以佳人比喻梅花,感叹其孤独地在空山中凋零已久,尤其在寒冷的冬日傍晚,更显凄凉。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借物抒怀,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敬仰和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收录诗词(46)

曹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一说阳翟(今河南禹县)人。曾官睿思殿应制,因占对才敏,深得宋徽宗宠幸,奉诏作《艮岳百咏》诗。约于徽宗末年去世。存词36首。的词以"侧艳"和"滑稽下俚"著称,在北宋末曾传唱一时,浅薄无聊者纷纷仿效。但在南宋初却受到有识者的批评,甚至鄙弃。一些词描写其羁旅生活,感受真切,境界颇为深远,无论手法、情韵,都与柳永词有继承关系

  • 字:元宠
  • 籍贯:颍昌(今河南许昌)

相关古诗词

秋夜宿学

促织声中破月悬,水生寒气近湖边。

城头三鼓夜方半,窗下一灯人未眠。

辛苦诗书怜此日,奋飞功业定何年。

太平干禄无他径,只有乡书可荐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寒食辇下

海棠时节又清明,尘敛烟收雨乍晴。

几处青帘沽酒市,一竿红日卖花声。

綵毬时向梭门过,绣毂遥随辇路行。

日暮人人醉归去,熙熙春物见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赏心亭

白鹭洲边芦叶黄,石头城下水茫茫。

江山不管事兴废,今古坐令人感伤。

六代豪华空处所,千秋城阙委荒凉。

空馀眼外无穷景,助我凭栏到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夜归曲

饥乌哑哑啼暮寒,回风急雪飘朱阑。

琐窗绣阁艳红兽,画幕金泥摇彩鸾。

吴妆秀色攒眉绿,能唱襄阳大堤曲。

酒酣横管咽孤吟,吹裂柯亭傲霜竹。

远空寒云浑不动,老狐应渡黄河冻。

暗回微煖入江梅,何处荒榛挂幺凤。

归来祇誇青连钱,貂茸拥鼻行翩翩。

笼纱蜜炬照飞霰,十二玉楼人未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