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野步随吾意,那知是与非。
稔年时雨足,闰月暮蝉稀。
独树依冈老,遥峰出草微。
园林自有主,宿鸟且同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从内容来看,它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自然生活的向往。"野步随吾意,那知是与非"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漫步,顺应自己的心意,不再纠结于世俗的是非。这两句寓意深长,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心态。
"稔年时雨足,闰月暮蝉稀"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稔年"指丰收之年,"时雨足"则是说雨水充沛,适时而至;"闰月"即农历中每月的后半个月,这里特指秋天的夜晚;"暮蝉稀"形容傍晚时分蝉鸣之声不绝于耳。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丰收、和谐与生动的自然界。
"独树依冈老,遥峰出草微"则描写了诗人对景物的观察。"独树依冈老"形容一棵古老的大树倚靠在山冈旁,显得格外孤独而又壮丽;"遥峰出草微"则是远处的山峰上细微的草丛露出来,这两句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和静谧之美的感受。
最后两句"园林自有主,宿鸟且同归"表明了即便是在人工打造的园林之中,也存在着自然的规律和生命的自由。园林虽有人为的布置,却也自有其主宰;而那些在园中栖息的鸟儿,最终还是随着夜幕降临而归巢。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观察,更象征着诗人对于生活和归属感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大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以及对生命和世界的深刻体悟。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水,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相访夕阳时,千株木未衰。
石泉流出谷,山雨滴栖鸱。
漏向灯听数,酒因客寝迟。
今宵不尽兴,更有月明期。
泉来从绝壑,亭敞在中流。
竹密无空岸,松长可绊舟。
蟪蛄潭上夜,河汉岛前秋。
异夕期深涨,携琴却此游。
落日投村戍,愁生为客途。
寒山晴后绿,秋月夜来孤。
橘树千株在,渔家一半无。
自知风水静,舟系岸边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