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路舍人

自分寒灰即溺馀,非君那得更吹嘘。

穷交义重千金许,疾吏情深一上书。

大麓阳飙回宿草,岷江春水下枯鱼。

丁宁未忍津头别,此去防身计莫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顾炎武赠给友人路舍人的作品,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关心。首句“自分寒灰即溺馀”以自谦之词,说自己如同余烬般即将消亡,没有路舍人的提携无法重生。次句“非君那得更吹嘘”则强调了路舍人在自己生命中的重要性,如同春风般吹拂,给予生机。

第三句“穷交义重千金许”,诗人赞美路舍人在贫困时仍坚守道义,这份情谊价值千金。第四句“疾吏情深一上书”则描绘了路舍人对公正的执着,为了朋友不惜向权贵直言进谏,体现出他的忠诚与深情。

第五、六句“大麓阳飙回宿草,岷江春水下枯鱼”运用象征手法,以自然景象比喻友人的影响力,如同山麓的阳光使荒草复苏,春水润泽使枯鱼复生,寄寓了对友人能力的肯定和期待。

最后两句“丁宁未忍津头别,此去防身计莫疏”表达了诗人临别时的叮咛,提醒友人在未来的道路上要谨慎行事,保护好自己。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诚挚关怀。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桃叶歌

桃叶歌,歌宛转,旧日秦淮水清浅,此曲之兴自早晚。

青溪桥边日欲斜,白土冈下驱虞车,越州女子颜如花。

中官采取来天家,可怜马上弹琵琶。

三月桃花四月叶,巳报北兵屯六合。

两宫塞上行,日逐江东猎。

桃叶复桃根,残英委白门。

相逢冶城下,犹有六朝魂。

形式: 古风

劳山歌

劳山拔地九千丈,崔嵬势压齐之东。

下视大海出日月,上接元气包鸿?。

幽岩秘洞难具状,烟雾合沓来千峰。

华楼独收众山景,一一环立生姿容。

上有巨峰景崱屴,数载榛莽无人踪。

重厓复岭行未极,涧壑窈窕来相通。

天高日入不闻语,悄然众籁如秋冬。

奇花名药绝凡境,世人不识疑天工。

云是老子曾过此,后有济北黄石公。

至今号作神人宅,凭高结构留仙宫。

吾闻东岳泰山为最大,虞帝柴望秦皇封。

其东直走千馀里,山形不绝连虚空。

自此一山奠海右,截然世界称域中。

以外岛屿不可计,纷纭出没多鱼龙。

八神祠宇在其内,往往棋置生金铜。

古言齐国之富临淄次即墨,何以满目皆蒿蓬。

捕鱼山之旁,伐木山之中。

犹见山樵与村童,春日会鼓声逢逢。

此山之高过岱宗,或者其让云雨功。

宣气生物理则同,旁薄万古无终穷。

何时结屋依长松,啸歌山椒一老翁。

形式: 古风

刘谏议祠

皂囊青史漫传名,白日黄泉气未平。

自古国亡缘宦者,可怜身没尚书生。

荒阡草长妖狐出,旧驿风寒劣马行。

一自德陵升驭后,山河祠庙总沦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雨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流转三数年,不得归园林。

蹠地每涂淖,窥天久曀阴。

尚冀异州贤,山川恣搜寻。

秋雨合淮泗,一望无高深。

眼中隔泰山,斧柯未能任。

车没断崖底,路转崇冈岑。

客子何所之,停骖且长吟。

夸父念西渴,精卫怜东沈。

何以解吾怀,嗣宗有遗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