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载记

河鱼出龙门,云雷走平地。

飞腾不上天,临流夜生子。

生子子有神,怒风翻海水。

长爪探阳乌,中原苦腥气。

钳奴不耕作,扬鞭断其尾。

黄犊养成斑,奔登邺城址。

豹来抱虎儿,新棘多钩刺。

洛阳金凤凰,飞入漳河底。

东南寒日短,满地边尘起。

形式: 古风

翻译

河里的鱼跃过龙门,如同云雷在平地疾驰。
它们虽然能飞腾,却无法升天,夜晚在河边产下后代。
新生的鱼子具有神奇力量,能掀起狂风翻动海水。
它们长着锐利的爪子,试图捕捉太阳神的乌鸦,使中原弥漫着腥臭气息。
铁钳般的奴隶不再劳作,主人挥鞭斩断它们的尾巴。
黄牛犊长出了斑斓的花纹,奔跑着冲向邺城废墟。
豹子前来争夺幼虎,新生的荆棘布满尖刺。
洛阳的金色凤凰,竟飞入了漳河的深处。
东南方寒冷的阳光短暂,地面扬起漫天尘土。

注释

龙门:古代神话中的龙门,象征着难关或转变。
云雷:比喻迅疾的速度。
夜生子:形容鱼在夜间产卵。
阳乌:古代神话中指太阳鸟。
钳奴:比喻被束缚的奴隶。
邺城址:古都遗址,象征历史遗迹。
新棘:新生的荆棘,象征困难和挑战。
金凤凰:象征吉祥和尊贵。
边尘:边境地区的尘土,暗示战乱或动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浑壮丽的画面,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隐喻。开篇“河鱼出龙门,云雷走平地”两句,运用了河鱼跳跃成为龙的传说,象征着事物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转变过程,同时也暗示了一种突破常规、力挽狂澜的情景。紧接着“飞腾不上天,临流夜生子”则是对前述意象的深化,表达了即便有了巨大的改变和提升,但终究还是受限于现实环境,无法完全脱离其束缚。

诗中间部分“生子子有神,怒风翻海水。长爪探阳乌,中原苦腥气。”描述了一种力量的爆发和对抗,以及由此带来的混乱与苦难。这不仅是对自然界某些现象的描写,也可能暗含着对人世间冲突和灾难的反思。

后续“钳奴不耕作,扬鞭断其尾。黄犊养成斑,奔登邺城址。”则展示了对历史、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态度。这里的“钳奴”可能指的是被束缚的劳动者,“扬鞭断其尾”则是对自由和解放的渴望,同时也是对旧秩序的否定。而“黄犊养成斑,奔登邺城址”则可能是在描绘一种历史的沧桑和文明的更迭。

接下来的“豹来抱虎儿,新棘多钩刺。洛阳金凤凰,飞入漳河底。”一方面是对自然界中猛兽之间相互作用的描写,同时也可能象征着权力与美好事物的消逝。

最后,“东南寒日短,满地边尘起。”则是一种时间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也许是在表达一种对即将过去的时代或文明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多彩的意象和隐喻,展现了作者对于天地万物、历史沧桑以及个人命运等诸多主题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谢子高易义

东风吹园未曾出,隐几潜心读大易。

低头不知客入门,但见开编时点笔。

天开地辟日月明,四时变化万物成。

伏羲画卦混沌死,纷纷智巧彫元精。

形式: 古风

鲧庙

治水弗绩鲧当殛,逃入羽渊为黄能。

韩山东北有荒庙,豕象冕服吁怪哉。

乡社养牲禁畜豕,恐触神怒风雷灾。

秦汉以来不读礼,祝尸鼎俎如优俳。

魂魄久与魑魅杂,野妖阴怪凭草莱。

高山南北二千里,谽豁凿断龙门开。

昆仑长河走出海,神禹功大不可偕。

后王书称嗣天子,永为万世严祠斋。

为崇王像备冠舄,寝庑敞侈完倾摧。

明饬有司正祀典,春秋致祭吾自来。

形式: 古风

薙草

众草费薙锄,回首已荒翳。

随处竞茀冗,苟生无远意。

时亦吐柔蔓,牵引强附离。

端居叹力寡,门庭愧芜秽。

形式: 古风

赠张万户征闽凯还

瘴雨蛮烟远蔽空,只将谈笑荡群凶。

旌旗夜捲妖星殒,鼓角秋高杀气雄。

已喜张良还灞上,更须龚遂守闽中。

凯歌声动天颜喜,金虎三珠拟报功。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