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丈招与康集同游韦杜

潏水桥边纵客车,去天尺五访寻初。

按图韦杜风烟在,遗址隋唐锦绣馀。

雨后晚花寒寂历,霜前老树半彫疏。

松间有酒来招我,远约相依造隐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潏水桥边任车辆穿梭,向着天空仅五尺的距离探访初心。
按照地图寻找韦杜之地的风土人情,这里是隋唐遗迹,留下繁华的痕迹。
雨后傍晚花朵显得冷清寂静,霜降前的老树多半枝叶稀疏。
松林中藏着美酒,仿佛在邀请我,相约远方,共赴隐居之所。

注释

潏水桥:指代一座桥。
纵客车:允许车辆自由通行。
尺五:形容距离很近。
寻初:探寻最初的源头或记忆。
韦杜:古代地名,这里指代历史遗迹。
遗址:过去的建筑物或文化遗迹。
隋唐:中国历史上的两个朝代。
锦绣:形容繁盛华丽。
雨后晚花:雨后的花朵。
寒寂历:寒冷而寂静。
霜前老树:即将迎来霜冻的老树。
松间:松树林中。
有酒:藏有美酒。
招我:邀请我。
造隐庐:建造或寻找隐居的小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典中国山水田园风光的画面,充满了对历史遗迹和自然美景的眷恋。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不乏历史韵味的世界。

“潏水桥边纵客车,去天尺五访寻初。”这里,诗人首先描绘了潏水桥畔,一派闲适景象。客车在桥边自由穿梭,而诗人则是怀着探寻古今之情,踏上了寻访历史的旅程,那“去天尺五”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标或历史遗迹。

接着,“按图韦杜风烟在,遗址隋唐锦绣馀。”诗人提到“按图”,这表明他对韦杜(即韦曲和杜甫)所处时代的景物有着深刻的了解和研究。这里的“风烟”指的是历史的沧桑变迁,而“遗址隋唐锦绣馀”则是对古代文化繁荣的一个形象比喻,通过隋唐时期的遗迹来表达历史的丰富与美丽。

下一句,“雨后晚花寒寂历,霜前老树半彫疏。”诗人用“雨后晚花”和“霜前老树”形象地描绘了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色。晚花在雨后的清冷中显得格外孤独,而老树则在即将到来的寒霜面前,枝叶稀疏,透露出一种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情怀。

最后,“松间有酒来招我,远约相依造隐庐。”诗人的情感在这里达到了一个高潮。松林中的酒宴似乎是一种对友情和美好的生活的向往。而“远约相依”则表明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深厚,共同构筑一处宁静的避世之所——隐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深情寄托,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和古典文化的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刘君俞游华严寺谒文禅师(其一)

华严法界出诸天,帝网重重绝世缘。

昔有高僧开宝刹,今留飞阁耸琼田。

身游色相无穷境,心悟虚空不住禅。

碧眼胡人香一炷,分来今欲对师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刘君俞游华严寺谒文禅师(其二)

灵山胜致古今同,下种开花一线通。

岘首道安酬凿齿,江西马祖对庞翁。

圆珠迥耀千渊黑,滴乳微倾六斛空。

我有宿缘香火念,閒来相与论幡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孙俣朝奉立春

闰馀随腊报迎春,便觉勾芒令有神。

流转光阴频著物,峥嵘岁序苦惊人。

花装宝蜡馀枝弱,菜点彫盘小绿匀。

从此试听枝上鸟,渐传芳信语言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成季

芸阁磨铅勘旧经,昔闻同舍此同升。

九楹置榻从颓偃,百尺浮空远湿蒸。

玉鲙堆盘鱼胜雪,绿荷倾饮酒凝冰。

家风牢落承推奖,深愧龙门昔有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