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杨妃歌舞态,西子巧谗魂。
利剑砍不断,馀妖钟此根。
光华日已盛,栏槛岂长存。
寄语寻芳者,须知松柏尊。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其中融入了历史与神话的元素,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首句“杨妃歌舞态”即点明了主题,杨贵妃以其婀娜多姿的舞蹈姿态而著称,这里化用了她作为美丽与艺术的代表。紧接着,“西子巧谗魂”则是对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西施的引用,她以美貌蛊惑吴王,成就了一段历史故事。这两句交织出一个充满魅力的女性世界。
“利剑砍不断”一句突兀其来,却又不失诗意,显示了作者在艺术表现上的大胆与创新。它既可以理解为对美好事物无法割舍的执着,也可能是对某种力量无奈面前的无力感。此处“利剑”象征着强大的力量,而“砍不断”的意境则充满了无尽的哀愁。
接下来的“馀妖钟此根”一句,则带入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暗示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深层次含义。“光华日已盛”表达了时光易逝,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感慨。
最后,“栏槛岂长存。寄语寻芳者,须知松柏尊。”这两句诗则是诗人对后人的劝告,提醒人们在追求美好的过程中,要有所取舍,懂得珍惜和尊重那些能够恒久远离的真正之物——如松柏般坚韧不拔的事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与神话故事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尽的追求与感慨,以及对生命中真挚之物的尊重。
不详
解照日月不照处,独明天地未明时。
马困炎天蛮岭路,棹冲秋雾瘴江流。
辛勤为国亲求病,百越中无不治州。
忽忆幽栖地,千峰秀海濆。
归心挂飞瀑,高迹指浮云。
尘世宜深遁,诗名畏远闻。
犹嗟石桥畔,凡圣路岐分。
泛舟秋水一湖平,入观松风数里清。
丹井有泉仙迹在,玉书藏穴禹功成。
步虚夜月千峰静,投简春霖万壑盈。
述记贺知章手笔,题诗元相国声名。
结庐野客前溪住,采朮幽人绝顶行。
杉桧影侵山殿冷,星辰光逼醮坛明。
降仙台畔看云过,射的潭边听鹤鸣。
樵客多闻逢异事,洞天都不远重城。
林閒窗户尘难到,衣上烟岚暮自生。
不待照湖天子赐,欲将长往换浮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