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韶州李相公移拜郴州因寄

诏移丞相木兰舟,桂水潺湲岭北流。

青汉梦归双阙曙,白云吟过五湖秋。

恩回玉扆人先喜,道在金縢世不忧。

闻说公卿尽南望,甘棠花暖凤池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圣旨下令调动丞相乘坐的木兰舟,桂江的水流缓缓向岭北流去。
梦中仿佛飞升青天回到朝廷的黎明时分,吟诗带过如白云飘过五湖的秋色。
皇恩回转,皇帝座椅上的人首先感到喜悦,正道被记载在金縢之中,让世人无忧。
听说朝中公卿都向南方眺望,期待您在温暖的甘棠花环绕的凤凰池畔任职。

注释

诏移:皇帝的命令使转移。
丞相:古代官名,辅佐君主的大臣。
木兰舟:用木兰树制成的船,常用来指代华美的船只。
桂水:水名,这里泛指风景优美的河流。
潺湲:水流缓慢的样子。
青汉:即银河,这里比喻朝廷或高远之处。
双阙:宫门前两边的楼观,代指朝廷。
曙:黎明,天刚亮的时候。
白云:诗人自喻,象征高洁与超脱。
恩回:皇恩返回,指得到皇帝的恩宠。
玉扆:帝王所用的屏风,这里代指皇帝的宝座。
人先喜:人们首先感到高兴,特指受宠者及其亲信。
金縢:古代藏重要文件的金制盒子,这里比喻重要的政令或历史记录。
公卿:古代高级官员的统称。
南望:向南眺望,期待某人的归来或关注南方的动态。
甘棠花:一种花名,这里用以美化描述地点,也可能有特定的文化象征。
凤池:古代对中书省的美称,这里泛指高位或朝廷重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名为《闻韶州李相公移拜郴州因寄》。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诏移丞相木兰舟,桂水潺湲岭北流。"

这两句描写了李相公的船只在桂水上行驶的情景,木兰舟可能是指一种装饰华丽的船只,或者是用木兰树制成的简易小舟。桂水潺湲,是对水流声响的生动描绘;岭北流,则表明船只在山岭以北的地区航行。

"青汉梦归双阙曙,白云吟过五湖秋。"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李相公所处环境的想象和对其境遇的感慨。青汉指的是天上的星宿,梦归双阙曙,是说夜晚时分,作者梦见自己回到家乡的景象;白云吟过五湖秋,则是形容李相公在五湖(可能指洞庭湖一带)之滨,以悠扬的歌声穿越了秋天的白云。

"恩回玉扆人先喜,道在金縢世不忧。"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能够得到朝廷赏识和提拔而感到的高兴。恩回玉扆,是说君恩返回到门扉(玉扆)之上,即家宅;人先喜,人们都因此事感到喜悦;道在金縢世不忧,则是说李相公因为得到朝廷的赏识和信任,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值得忧虑的了。

"闻说公卿尽南望,甘棠花暖凤池头。"

最后两句则是对朋友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公卿指的是李相公一类的高官;尽南望,是说他们都向着南方远眺,即有向往和期待之情;甘棠花暖凤池头,则是在形容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甘棠可能是某种植物,其花朵在凤池边散发着淡淡的香味,给人以温馨之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朋友境遇的想象,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深厚的情感。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闻薛先辈陪大夫看早梅因寄

涧梅寒正发,莫信笛中吹。

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

折惊山鸟散,携任野蜂随。

今日从公醉,何人倒接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乘月棹舟送大历寺灵聪上人不及

万峰秋尽百泉清,旧锁禅扉在赤城。

枫浦客来烟未散,竹窗僧去月犹明。

杯浮野渡鱼龙远,锡响空山虎豹惊。

一字不留何足讶,白云无路水无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凌歊台

宋祖凌高乐未回,三千歌舞宿层台。

湘潭云尽暮山出,巴蜀雪消春水来。

行殿有基荒荠合,寝园无主野棠开。

百年便作万年计,岩畔古碑空绿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凌歊台送韦秀才

云起高台日未沈,数村残照半岩阴。

野蚕成茧桑柘尽,溪鸟引雏蒲稗深。

帆势依依投极浦,钟声杳杳隔前林。

故山迢遰故人去,一夜月明千里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