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芳信.湖上春游,继草窗韵

对芳昼。甚怕冷添衣,伤春疏酒。

正绯桃如火,相看自依旧。

闲帘深掩梨花雨,谁问东阳瘦。

几多时,涨绿莺枝,坠红鸳甃。堤上宝鞍骤。

记草色薰晴,波光摇岫。苏小门前,题字尚存否。

繁华短梦随流水,空有诗千首。

更休言,张绪风流似柳。

形式: 词牌: 探芳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游玩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对芳昼”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享受,“甚怕冷添衣”则透露出初春时节的清凉,需要多穿几件衣服以御寒。接着“伤春疏酒”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的哀愁,也映射出一种独自饮酒、品味春天的孤寂情怀。

“正绯桃如火,相看自依旧”描写了春日里盛开的桃花,如同火焰般热烈,让人沉醉于这份美丽之中,而“相看自依旧”则流露出诗人与某个人的共赏之情,以及对这一刻静好时光的珍惜。

“闲帘深掩梨花雨,谁问东阳瘦”一句,则是说在一个无忧无虑的春日里,即使外面下着细雨,也没有人来询问诗人的生活状态。这里的“东阳瘦”可能指的是诗人的体态,因为长期的书卷生活而显得瘦弱。

接下来的“几多时,涨绿莺枝,坠红鸳甃”描绘了春天植物繁盛的景象,其中“几多时”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慨,“涨绿莺枝”和“坠红鸳甃”则是对春日花开情景的细腻描写。

“堤上宝鞍骤”一句,通过描绘马鞍上的装饰来表现出诗人在春游中的豪华气派,而“记草色薰晴,波光摇岫”则是对春天草木和水波的美好记忆。

“苏小门前,题字尚存否”这一句,提到了历史上有名的才子苏轼(苏东坡)的小门前留下的诗词是否还存在,这里既是在怀念古人,也反映出诗人对文学传承的尊重和自我的文化认同。

最后,“繁华短梦随流水,空有诗千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如梦、繁华易逝的感慨,以及尽管有着丰富的诗作,却也无法留住时光的无奈。而“更休言,张绪风流似柳”则是在赞美某位文人的文采,如同柳树般柔和而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生易逝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22)

李彭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

合欢扇子。扑蝶花阴里。半醉海棠扶不起。

淡日秋千闲倚。宝筝弹向谁听。一春能几番晴。

帐底柳绵吹满,不教好梦分明。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章台月/一斛珠

露轻风细。中庭夜色凉如水。荷香柳影成秋意。

萤冷无光,凉入树声碎。玉箫金缕西楼醉。

长吟短舞花阴地。素娥应笑人憔悴。

漏歇帘空,低照半床睡。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摸鱼儿.紫云山房拟赋莼

过垂虹、四桥飞雨,沙痕初涨春水。

腥波十里吴歈远,绿蔓半萦船尾。连复碎。

爱滑卷青绡,香袅冰丝细。山人隽味。

笑杜老无情,香羹碧涧,空只赋芹美。

归期早,谁似季鹰高致。鲈鱼相伴菰米。

红尘如海丘园梦,一叶又秋风起。湘湖外。

看采撷、芳条际晓随鱼市。旧游漫记。

但望里江南,秦鬟贺镜,渺渺隔烟翠。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踏莎行.题草窗十拟后

紫曲迷香,绿窗梦月。芳心如对春风说。

蛮笺象管写新声,几番曾试琼壶觖。

庾信书愁,江淹赋别。桃花红雨梨花雪。

周郎先自足风流,何须更拟秦箫咽。

形式: 词牌: 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