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至阳明别洞和邢太守韵二首(其二)

山水平生是课程,一淹尘土遂心生。

耦耕亦欲随沮溺,七纵何缘得孔明?

吾道羊肠须蠖屈,浮名蜗角任龙争。

好山当面驰车过,莫漫寻山说避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首句“山水平生是课程”,点明了山水对于诗人来说,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人生的学问与修行。接着,“一淹尘土遂心生”一句,通过对比尘世的污浊与内心的纯净,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耦耕亦欲随沮溺”引用了《论语》中孔子弟子子路(字季路,又称沮溺)的故事,表达了诗人想要效仿先贤,过着简朴而自由的生活的愿望。“七纵何缘得孔明?”则以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典故,反问自己是否能像孔明那样在乱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隐含了对自身才能与命运的反思。

“吾道羊肠须蠖屈,浮名蜗角任龙争”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与名利的看法。羊肠之喻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曲折与艰难,而“蠖屈”则是形容像蚯蚓一样弯曲前行,象征着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与此相对,“浮名蜗角”则讽刺了那些为追逐虚名而疲于奔命的人,而“龙争”则暗示了权力斗争的激烈与残酷。

最后,“好山当面驰车过,莫漫寻山说避名”两句,以生动的画面收束全诗。诗人想象自己驾车疾驰于山间,面对美景却无意停留,更无意去寻找逃避名利的山林。这既是对前文思想的总结,也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生活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寓意深远,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夜坐偶怀故山

独夜残灯梦未成,萧萧总是故园声。

草深石径鼪鼯笑,雪静空山猿鹤惊。

漫有缄书怀旧侣,常牵缨冕负初清。

云溪漠漠春风转,紫菌黄花又自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怀归二首(其一)

深惭经济学封侯,都付浮云自去留。

往事每因心有得,身閒方喜世无求。

狼烟幸息昆阳患,蠡测空怀杞国忧。

一笑海天空阔处,从知吾道在沧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怀归二首(其二)

身经多难早知非,此事年来识者稀。

老大有情成旧德,细谋无计解重围。

意常不足真夷道,情到方浓是险机。

怅望衡茅无事日,漫吹松火织秋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德声叔父归姚

犹记垂髫共学年,于今鬓发两苍然。

穷通只好浮云看,岁月真同逝水悬。

归鸟长空随所适,秋江落木正无边。

何时却返阳明洞,萝月松风扫石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