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府.新丰折臂翁.戒边功也

新丰老翁八十八,头鬓眉须皆似雪。

玄孙扶向店前行,左臂凭肩右臂折。

问翁臂折来几年,兼问致折何因缘。

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

惯听梨园歌管声,不识旗枪与弓箭。

无何天宝大徵兵,户有三丁点一丁。

点得驱将何处去,五月万里云南行。

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

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

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

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

是时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

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搥折臂。

张弓簸旗俱不堪,从兹始免征云南。

骨碎筋伤非不苦,且图拣退归乡土。

此臂折来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

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

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

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孤骨不收。

应作云南望乡鬼,万人冢上哭呦呦。

老人言,君听取。

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不赏边功防黩武。

又不闻天宝宰相杨国忠,欲求恩幸立边功。

边功未立生人怨,请问新丰折臂翁。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新丰的老翁八十八岁,头发眉毛都像雪一样白。
他的孙子搀扶他到酒店前,左手倚靠在孙子的肩膀上,右手肘弯折着。
问老翁手臂折断已经多少年了,同时也问他为何会折断。
老翁说他一直住在新丰县,有幸生活在没有战争的盛世。
他习惯听梨园的歌舞音乐,不懂得使用武器,如旗枪和弓箭。
后来天宝年间大规模征兵,每家三个男丁抽一个去当兵。
被选中的士兵被送往遥远的云南,五月间行军万里。
听说云南有泸水,椒花凋落时瘴气弥漫。
大军过河如同热水,没走十个人就有两三人死去。
村落南北传来悲痛的哭声,儿子告别父母,丈夫告别妻子。
都说以前征讨南方的士兵,千万人去无一人回。
那时老翁才二十四岁,征兵名单上有他的名字。
深夜不敢让人知道,偷偷砸断了自己的手臂。
无法再拉弓射箭,从此免除了去云南服役的命运。
虽然骨折筋伤很痛苦,但为了留在家乡,这痛苦值得。
这手臂断了已有六十年,虽然失去了一肢,却保全了生命。
直到今天,在风雨寒冷的夜晚,疼痛让他整夜无法入眠。
即使痛苦,也不后悔,只庆幸自己现在还活着。
否则当年在泸水边,我可能战死沙场,魂魄孤独,尸骨无存。
我可能变成云南的望乡鬼,在万人冢上哭泣哀号。
老翁的话,你们要听进去。
你们没听说过开元时期的宰相宋璟,他不奖励边疆战功以防滥用武力。
又没听说过天宝时期的宰相杨国忠,为了求得恩宠而发动边疆战争。
没有建立战功,百姓就会怨恨,请问新丰那个折臂的老翁吧。

注释

新丰: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临潼区。
老翁:指年老的男子。
玄孙:孙子的儿子,即曾孙。
梨园:唐代培养乐工的机构,后泛指戏曲艺术。
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
泸水:指金沙江,古代又称泸水,流经云南。
瘴烟:南方湿热地区的一种有毒气体,古人认为会引起疾病。
兵部牒:古代朝廷征召兵员的文书。
簸旗:挥动旗帜。
宋开府:指唐朝宰相宋璟,以清明治国闻名。
黩武:滥用武力,指频繁发动战争。
杨国忠:唐朝权臣,杨贵妃之兄,因贪权好战而臭名昭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老翁,他的头发、眉毛和胡须都已变得如雪般白。这位老翁在他的玄孙的搀扶下,行走于店前,他的一只手臂因故而折。诗中通过老翁之口,讲述了他年轻时为了逃避被征召入伍的命运,而故意将自己的手臂折断,从此免除了被征召去云南作战的悲剧。

诗歌充满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生命尊严的珍视。老翁虽然经历了骨碎筋伤的痛苦,但他为能保全一身而感到庆幸,并且对于年轻时的决定至今无悔。这不仅是因为他避免了可能在战乱中丧命的命运,更是在于他的智慧和勇气使得他能够活到现在,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诗歌还通过对比历史上的宰相宋开府和杨国忠,揭示出当权者对于边疆功绩的不同态度,以及这对于普通百姓命运所带来的影响。最后,老翁的话语成为了对后人的告诫,提醒人们警惕于征战之害。

白居易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鲜明的人文关怀,在诗中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充满个性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深切思考。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新乐府.缚戎人.达穷民之情也

缚戎人,缚戎人,耳穿面破驱入秦。

天子矜怜不忍杀,诏徙东南吴与越。

黄衣小使录姓名,领出长安乘递行。

身被金创面多瘠,扶病徒行日一驿。

朝餐饥渴费杯盘,夜卧腥臊污床席。

忽逢江水忆交河,垂手齐声呜咽歌。

其中一虏语诸虏,尔苦非多我苦多。

同伴行人因借问,欲说喉中气愤愤。

自云乡管本凉原,大历年中没落蕃。

一落蕃中四十载,遣著皮裘系毛带。

唯许正朝服汉仪,敛衣整巾潜泪垂。

誓心密定归乡计,不使蕃中妻子知。

暗思幸有残筋力,更恐年衰归不得。

蕃候严兵鸟不飞,脱身冒死奔逃归。

昼伏宵行经大漠,云阴月黑风沙恶。

惊藏青冢寒草疏,偷渡黄河夜冰薄。

忽闻汉军鼙鼓声,路傍走出再拜迎。

游骑不听能汉语,将军遂缚作蕃生。

配向东南卑湿地,定无存恤空防备。

念此吞声仰诉天,若为辛苦度残年。

凉原乡井不得见,胡地妻儿虚弃捐。

没蕃被囚思汉土,归汉被劫为蕃虏。

早知如此悔归来,两地宁如一处苦。

缚戎人,戎人之中我苦辛。

自古此冤应未有,汉心汉语吐蕃身。

形式: 乐府曲辞

新乐府.骠国乐.欲王化之先迩后远也

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

雍羌之子舒难陀,来献南音奉正朔。

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纩不塞为尔听。

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

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曲终王子启圣人,臣父愿为唐外臣。

左右欢呼何翕习,至尊德广之所及。

须臾百辟诣閤门,俯伏拜表贺至尊。

伏见骠人献新乐,请书国史传子孙。

时有击壤老农父,暗测君心闲独语。

闻君政化甚圣明,欲感人心致太平。

感人在近不在远,太平由实非由声。

观身理国国可济,君如心兮民如体。

体生疾苦心憯悽,民得和平君恺悌。

贞元之民若未安,骠乐虽闻君不欢。

贞元之民苟无病,骠乐不来君亦圣。

骠乐骠乐徒喧喧,不如闻此刍荛言。

形式: 乐府曲辞

新乐府.缭绫.念女工之劳也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

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

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

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

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直千金。

汗沾粉污不再著,曳土蹋泥无惜心。

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

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

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

形式: 乐府曲辞

新沐浴

形适外无恙,心恬内无忧。

夜来新沐浴,肌发舒且柔。

宽裁夹乌帽,厚絮长白裘。

裘温裹我足,帽暖覆我头。

先进酒一杯,次举粥一瓯。

半酣半饱时,四体春悠悠。

是月岁阴暮,惨冽天地愁。

白日冷无光,黄河冻不流。

何处征戍行,何人羁旅游。

穷途绝粮客,寒狱无灯囚。

劳生彼何苦,遂性我何优。

抚心但自愧,孰知其所由。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