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九日郑十八携酒陪诸公宴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地偏初衣裌,山拥更登危。

万国皆戎马,酣歌泪欲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寒花已经凋零,只有菊花独自盛开在枝头。
曾经采摘的人感到惊奇,轻柔的香气伴随着美酒短暂飘散。
地处偏远,初秋已需换上夹衣,山势险峻,攀登更加艰难。
全世界都笼罩在战乱之中,人们只能借酒浇愁,泪水几乎夺眶而出。

注释

寒花:寒冷季节的花朵。
菊蕊:菊花的花蕊。
盈枝:满枝头盛开。
旧摘:过去采摘。
频异:感到新奇或不同寻常。
轻香:清淡的香气。
暂随:暂时伴随。
地偏:偏远的地方。
初衣裌:初秋时穿的夹衣。
山拥:被群山环绕。
登危:攀登危险的山峰。
万国:全世界。
皆戎马:都处于战争状态。
酣歌:痛饮高歌。
泪欲垂:泪水几乎要流下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深山中举行的秋季宴会。开篇“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写出了时序已至深秋,其他花朵凋零,只有菊花盛放的情景。这里的“寒花”和“菊蕊”不仅是对季节变化的描绘,也隐含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接着,“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现在与昔日采花的人不再相同,只能用轻淡的香气和暂时的酒意来慰藉心灵。

“地偏初衣裌,山拥更登危”一句,则写出了宴会所在的地势险峻,诗人穿着薄衣在陡峭的山路上行走,场景显得格外艰险和孤寂。

最后,“万国皆戎马,酣歌泪欲垂”则透露出一个战乱的时代背景。尽管宴会中酒水流淌,歌声不断,但诗人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安危和人民苦难的忧虑,泪水即将倾盆。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杜甫卓越的景物描写能力,更反映出了他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从人觅小胡孙许寄

人说南州路,山猿树树悬。

举家闻若骇,为寄小如拳。

预哂愁胡面,初调见马鞭。

许求聪慧者,童稚捧应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其一)

峡内归田客,江边借马骑。

非寻戴安道,似向习家池。

峡险风烟僻,天寒橘柚垂。

筑场看敛积,一学楚人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其二)

短景难高卧,衰年强此身。

山家蒸栗暖,野饭射麋新。

世路知交薄,门庭畏客频。

牧童斯在眼,田父实为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元日寄韦氏妹

近闻韦氏妹,迎在汉钟离。

郎伯殊方镇,京华旧国移。

春城回北斗,郢树发南枝。

不见朝正使,啼痕满面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