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其一)

峡内归田客,江边借马骑。

非寻戴安道,似向习家池。

峡险风烟僻,天寒橘柚垂。

筑场看敛积,一学楚人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峡谷中的归乡农夫,江边借用马来骑行。
并非寻找戴安道,而是像往常去习家池边。
峡谷险峻风烟稀少,天气寒冷橘柚低垂。
他们在场上看着稻谷堆积,学习楚人的农事习俗。

注释

归田客:归乡的农夫。
借马骑:借用马来骑。
戴安道:古代隐士,这里泛指隐居的人。
习家池:历史上的名胜,可能象征田园生活。
峡险:峡谷地形险峻。
风烟僻:风烟稀少,形容偏僻。
天寒:天气寒冷。
橘柚垂:橘子柚子低垂。
筑场:修建打谷场。
敛积:收割后堆积的谷物。
楚人:古代南方的楚国人,这里可能指当地居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乡的客人在自然景观中的情感体验。开篇"峡内归田客,江边借马骑"两句,设定了诗人的行迹,他从险峻的山谷中返回田园,并在江边寻得马匹以便行进。这两句已经隐含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情怀。

接着"非寻戴安道,似向习家池",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古贤之风的向往和追忆。戴安道、习家池都是历史上的高洁之地,诗人似乎在心灵上与这些理想的地方相连。

第三句"峡险风烟僻"描绘了一种边远荒凉的景象,而"天寒橘柚垂"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写实,它们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清的氛围。

最后两句"筑场看敛积,一学楚人为",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活和文学传统的态度。筑场可能指的是农事,而"一学楚人为"则表明诗人在文学上追崇楚辞的精神,这里的"楚人"很有可能是指屈原或宋玉,他们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洁,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田园生活和文学传统的一种向往。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其二)

短景难高卧,衰年强此身。

山家蒸栗暖,野饭射麋新。

世路知交薄,门庭畏客频。

牧童斯在眼,田父实为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元日寄韦氏妹

近闻韦氏妹,迎在汉钟离。

郎伯殊方镇,京华旧国移。

春城回北斗,郢树发南枝。

不见朝正使,啼痕满面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公安县怀古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

逍遥公后世多贤,送尔维舟惜此筵。

念我能书数字至,将诗不必万人传!

时危兵革黄尘里,日短江湖白发前。

古往今来皆涕泪,断肠分手各风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