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晴晓初春日,高心望素云。
彩光浮玉辇,紫气隐元君。
缥缈中天去,逍遥上界分。
鸾骖攀不及,仙吹远难闻。
礼候于斯睹,明循在解纷。
人归悬想处,霞色自氛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春晴朗的景象,诗人心怀高远,仰望着天上的白云。诗中的“彩光浮玉辇”、“紫气隐元君”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而“缥缈中天去,逍遥上界分”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诗人试图通过“鸾骖攀不及”的比喻,表达了对仙乐难以企及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豪放和想象力。特别是在最后两句“礼候于斯睹,明循在解纷”中,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顺应自然规律的行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清净自守的人生态度。最终,“人归悬想处,霞色自氛�umn”则是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景色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既有思考又带着淡淡乡愁的情怀。
不详
曾寄中天第一峰,新辞石室与岩松。
归舟独宿寒江上,夜半遥听云外钟。
汉江天外东流去,巴塞连山万里秋。
节过重阳人病起,一枝残菊不胜愁。
鹤唳天边秋水空,荻花芦叶起西风。
今夜渡江何处宿,会稽山在月明中。
霜落寒空月上楼,月中歌吹满扬州。
相看醉舞倡楼月,不觉隋家陵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