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晓望三素云

晴晓初春日,高心望素云。

彩光浮玉辇,紫气隐元君。

缥缈中天去,逍遥上界分。

鸾骖攀不及,仙吹远难闻。

礼候于斯睹,明循在解纷。

人归悬想处,霞色自氛氲。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翻译

清晨春光明媚,我心情高昂仰望白云。
光彩如玉的车驾在云间浮动,紫色祥瑞隐藏着元君的身影。
她飘渺升入天空中央,自在地前往仙界之巅。
想要追随她的鸾鸟飞车却难以触及,仙乐悠扬也难以听到。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礼仪的象征,智慧能解决纷扰。
人们在想象中追寻她的踪迹,霞光弥漫在天际。

注释

晴晓:清晨。
初春:早春。
高心:高昂的心情。
素云:白色的云朵。
彩光:彩色的光芒。
玉辇:玉制的车驾。
紫气:紫色祥瑞。
元君:道教中的尊神。
缥缈:隐约可见。
中天:天空中央。
上界:仙界。
鸾骖:鸾鸟拉的车。
仙吹:仙人的音乐。
难闻:难以听见。
礼候:礼仪的象征。
解纷:解决纷扰。
悬想:想象。
霞色:霞光。
氛氲:弥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春晴朗的景象,诗人心怀高远,仰望着天上的白云。诗中的“彩光浮玉辇”、“紫气隐元君”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而“缥缈中天去,逍遥上界分”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诗人试图通过“鸾骖攀不及”的比喻,表达了对仙乐难以企及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豪放和想象力。特别是在最后两句“礼候于斯睹,明循在解纷”中,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顺应自然规律的行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清净自守的人生态度。最终,“人归悬想处,霞色自氛�umn”则是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景色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既有思考又带着淡淡乡愁的情怀。

收录诗词(1)

陈师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言宿西台江寄别南间寺一首

曾寄中天第一峰,新辞石室与岩松。

归舟独宿寒江上,夜半遥听云外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九月十日即事

汉江天外东流去,巴塞连山万里秋。

节过重阳人病起,一枝残菊不胜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小江驿送陆侍御归湖上山

鹤唳天边秋水空,荻花芦叶起西风。

今夜渡江何处宿,会稽山在月明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广陵秋夜对月即事

霜落寒空月上楼,月中歌吹满扬州。

相看醉舞倡楼月,不觉隋家陵树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