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八咏(其八)山茶雪

娘子宫中仪体新,八姨羞把旧妆匀。

画罗瑞锦难相称,故著龙香簇绛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宫中的仪态与装扮,充满了细腻的宫廷生活气息。通过“娘子宫中仪体新”,我们可以感受到女子在宫中的独特地位和她所受到的精心照料。接着,“八姨羞把旧妆匀”一句,巧妙地运用了“羞”字,不仅表现了女子对自身形象的重视,也暗示了她在宫中可能的地位或身份,以及她对于保持新貌的谨慎态度。

“画罗瑞锦难相称”这一句,将女子的服饰与珍贵的罗锦、瑞锦进行对比,强调了她的服饰虽精美绝伦,但仍难以完全匹配她自身的气质与身份,这或许是在暗示她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或是对某种无法言喻的遗憾或不完美之处的隐喻。

最后,“故著龙香簇绛巾”一句,通过“龙香”和“绛巾”的描述,进一步丰富了女子的形象,同时也透露出宫廷生活的奢华与讲究。龙香,作为古代的一种高级香料,象征着尊贵与雅致;绛巾,则是红色的头巾,色彩鲜艳,与女子的服饰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华贵而神秘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子仪容、服饰的细致描绘,展现了金末元初宫廷生活的风貌,以及女性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同时蕴含了对美的追求与对身份、地位的微妙表达。

收录诗词(183)

段克己(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菊庄。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 字:复之
  • 号:遁庵
  • 籍贯: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
  • 生卒年:1196~1254

相关古诗词

丁未三月二十八日县大夫薛君宝臣过余芹溪精舍酒閒雨作时方苦旱喜而赋之

麦田日日起黄埃,官长忧民意不开。

底是山灵多妩媚,故驱风雨过江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明日李生湛然见和仍韵答之(其一)

东风吹雨绝纤埃,尊酒相逢尽日开。

不是官閒公事少,此中能得几回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景纯浩然见过径饮成醉夜中雨作比近五鼓月色满空晓起书长语赠二子

退之方北归,见蠍即成喜。

东坡还泗上,铎声欣入耳。

而况羁旅中,解后遇知己。

东风淡荡百草芳,游丝飞絮白日长。

一杯相祝对流水,白酒微带溪芹香。

渔歌樵唱竟相属,不觉半山无夕阳。

醉卧山堂听山雨,冰雪对床挥夜语。

一镫照壁映悠悠,恰似孤舟泛青楚。

梦回酒醒明月高,风雨向来无处所。

人生哀乐本皆空,莫令身世如飞蓬。

形式: 古风

癸丑仲秋之夕与诸君会饮山中感时怀旧情见乎辞

少年著意作中秋,手捲珠帘上玉钩。

明月欲上海波阔,瑞光万丈东南浮。

楼高一望八千里,翠色一点认瀛洲。

桂华徘徊初泛滟,冷溢杯盘河汉流。

一时宾客尽豪逸,拥鼻不作商声讴。

无何陵谷忽迁变,杀气黯惨缠九州。

生民冤血流未尽,白骨堆积如山邱。

比来几见中秋月,悲风鬼哭声啾啾。

遗黎纵复脱刀机,忧思离散谁与鸠。

回思少年事,刺促生百忧。

良辰不可再,金尊空相对。

明月恨更多,故使浮云碍。

照见古人多少愁,懒与今人照兴废。

今人古人俱可怜,百年忽忽如流川。

三军鞍马閒未得,镜中不觉摧朱颜。

我欲排云叫阊阖,再拜玉皇香案前。

不求羽化为飞仙,不愿双持将相权。

愿天早赐太平福,年年人月长团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