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诗(其五)游毛公坛

却上南山路,松行俨如庑。

松根碍幽径,孱颜不能斧。

摆履跨乱云,侧中蹲怪树。

三休且半日,始到毛公坞。

两水合一涧,潨崖却为浦。

相敌百千戟,共擂十万鼓。

喷散日月精,射破神仙府。

唯愁绝地脉,又恐折天柱。

一窥耳目眩,耳听云发竖。

次到鍊丹井,井干翳宿莽。

下有蕊刚丹,勺之百疾愈。

凝于白獭髓,湛似桐马乳。

黄露醒齿牙,碧黏甘肺腑。

桧异松复怪,枯疏互撑拄。

乾蛟一百丈,髐然半天舞。

下有毛公坛,坛方不盈亩。

当时云龙篆,一片苔藓古。

时时仙禽来,忽忽祥烟聚。

我爱周息元,忽起应明主。

三谏却归来,回头唾圭组。

伊余何不幸,斯人不复睹。

如何大开口,与世争枯腐。

将山待夸娥,以肉投䝟貐。

歘坐侵桂阴,不知已与午。

兹地足灵境,他年终结宇。

敢道万石君,轻于一丝缕。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翻译

走上南山的小路,松林排列得像廊屋。
松树根深,遮挡了幽静的小径,我这衰弱的身体无法砍伐。
我在乱云间摇摆行走,旁边蹲着奇形怪状的大树。
休息三次,将近半天,才到达毛公坞。
两条溪流汇成一条涧,崖边变为水湾。
这里仿佛有千军万马在对抗,擂响十万面鼓。
水汽喷散日月精华,直射入神仙的府邸。
只担心断绝地脉,又怕折损天柱。
一眼望去,令人眼花缭乱,耳朵都竖了起来。
接着来到炼丹井,井口被茂盛的宿莽遮蔽。
井下藏有珍贵的刚丹,舀一勺就能治愈百病。
井水凝结如白獭髓,清澈如桐马乳。
喝一口,牙齿清爽,肺腑甘甜。
桧树和松树奇特,枯枝疏叶互相支撑。
巨大的乾蛟腾空百丈,半空中舞动。
下面是毛公坛,仅方圆不满一亩。
坛上刻有云龙篆文,古老而布满苔藓。
仙禽时来,祥烟缭绕。
我爱周息元,他忽然响应明主的召唤。
三次进谏后返回,回头唾弃权位。
我多么不幸,未能再见这样的人。
为何要与世俗争斗,显得如此卑微。
我期待巨人夸娥来搬走大山,自己却像肉投喂貑貐般无力。
突然坐下,沉浸在桂花的阴凉中,不知不觉已过中午。
这个地方充满灵气,将来或许会在此终老。
我怎敢说万石君的重量,轻于一根丝线。

鉴赏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南山的奇特之旅。开篇便以“却上南山路,松行俨如庑”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游者再次踏上了南山的小径,那些参天的大松树像是在庇护着什么珍贵的东西。

诗人接着写道:“松根碍幽径,孱颜不能斧。”这里,幽深的小路被盘旋的松根所阻挡,即使是那最为勇猛的人也无法挥斧砍伐。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山路的险峻,更透露出诗人对自然力的敬畏之情。

随后,“摆履跨乱云,侧中蹲怪树”一句,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在这片云雾缭绕、树木参差的环境中的探险之旅。这里的“摆履”、“跨乱云”等动作充满了冒险和挑战的色彩,而“侧中蹲怪树”则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接下来的几句,“三休且半日,始到毛公坞。两水合一涧,潨崖却为浦。”诗人通过时间的推移和景象的变化,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在这里,时间仿佛被拉长,而景致则不断地在变幻。

之后,“相敌百千戟,共擂十万鼓。喷散日月精,射破神仙府。”这几句诗文笔力雄健,充满了想象和奇特的色彩。在这里,自然界的壮丽景象被赋予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而“射破神仙府”则是对这种力量的一种赞叹。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唯愁绝地脉, 又恐折天柱。 一窥耳目眩,耳听云发竖。”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担忧,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探索宇宙奥秘的愿望。

诗篇的后半部分,则是对毛公坛一带景象的细致描绘。从“次到鍊丹井,井干翳宿莽。”到“下有蕊刚丹,勺之百疾愈。”这里的描述既有自然景观,也包含了神话色彩中的药池和灵丹。

最后,“兹地足灵境,他年终结宇。敢道万石君,轻于一丝缕。”诗人通过对“兹地”的赞美,以及对“万石君”轻视世俗纷争的态度,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探险精神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也透露出一种对神秘力量的敬畏以及对永恒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太湖诗(其十五)销夏湾

太湖有曲处,其门为两崖。

当中数十顷,别如一天池。

号为销夏湾,此名无所私。

赤日莫斜照,清风多遥吹。

沙屿埽粉墨,松竹调埙篪。

山果红靺鞨,水苔青髬髵。

木阴厚若瓦,严磴滑如饴。

我来此游息,夏景方赫曦。

一坐盘石上,肃肃寒生肌。

小艖或可汎,短策或可支。

行惊翠羽起,坐见白莲披。

敛袖弄轻浪,解巾敌凉飔。

但有水云见,更馀沙禽知。

京洛往来客,暍死缘奔驰。

此中便可老,焉用名利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太湖诗(其八)缥缈峰

头戴华阳帽,手拄大夏筇。

清晨陪道侣,来上缥缈峰。

带露嗅药蔓,和云寻鹿踪。时惊??鼠,飞上千丈松。

翠壁内有室,叩之虚䃔䃧。

古穴下彻海,视之寒鸿濛。

遇歇有佳思,缘危无倦容。

须臾到绝顶,似鸟穿樊笼。

恐足蹈海日,疑身凌天风。

众岫点巨浸,四方接圆穹。

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片白作越分,孤岚为吴宫。

一阵叆叇气,隐隐生湖东。

激雷与波起,狂电将日红。

礊礊雨点大,金髇轰下空。

暴光隔云闪,髣髴亘天龙。

连拳百丈尾,下拔湖之洪。

捽为一雪山,欲与昭回通。移时却?下,细碎衡与嵩。

神物谅不测,绝境尤难穷。

杖策下返照,渐闻仙观钟。

烟波濆肌骨,云壑阗心胸。

竟死爱未足,当生且欢逢。

不然把天爵,自拜太湖公。

形式: 古风

北禅院避暑联句

歊蒸何处避,来入戴颙宅。

逍遥脱单绞,放旷抛轻策。

爬搔林下风,偃仰涧中石。

残蝉烟外响,野鹤沙中迹。

到此失烦襟,萧然揖禅伯。

藤悬叠霜蜕,桂倚支云锡。

清阴竖毛发,爽气舒筋脉。

逐幽随竹书,选胜铺苮席。

鱼跳上紫芡,蝶化缘青壁。

心是玉莲徒,耳为金磬敌。

吾宗昔高尚,志在羲皇易。

岂独断韦编,几将刓铁擿。

天书既屡降,野抱难自适。

一入承明庐,盱衡论今昔。

流光不容寸,斯道甘枉尺。

既起谢儒玄,亦翻商羽翼。

封章帷幄遍,梦寐江湖白。

摆落函谷尘,高欹华阳帻。

诏去云无信,归来鹤相识。

半病夺牛公,全慵捕鱼客。

少微光一点,落此芒磔索。

释子问池塘,门人废幽赜。

堪悲东序宝,忽变西方籍。

不见步兵诗,空怀康乐屐。

高名不可效,胜境徒堪惜。

墨沼转疏芜,玄斋踰阒寂。

迟迟不可去,凉飔满杉柏。

日下洲岛清,烟生苾刍碧。

俱怀出尘想,共有吟诗癖。

终与净名游,还来雪山觅。

形式: 古风

正乐府十篇(其四)农父谣

农父冤辛苦,向我述其情。

难将一人农,可备十人征。

如何江淮粟,挽漕输咸京。

黄河水如电,一半沈与倾。

均输利其事,职司安敢评。

三川岂不农,三辅岂不耕。

奚不车其粟,用以供天兵。

美哉农父言,何计达王程。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