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年正月十二日自沙县抵邵武军将谋抚信之行到才一夕为闽相急脚相召却请赴沙县郊外泊船偶成一篇

访戴船回郊外泊,故乡何处望天涯。

半明半暗山村日,自落自开江庙花。

数盏绿醅桑落酒,一瓯香沫火前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访友归来的船停在郊外,遥望远方不知故乡何在。
山村的日光时明时暗,江边庙宇的花儿独自开放又凋零。
几杯桑落酒微微绿意,一盏香茗在炉火前热气腾腾。

注释

访戴:拜访朋友戴某。
郊外:乡村或郊区。
泊:停泊船只。
故乡:家乡。
天涯:极远的地方。
半明半暗:光线不明亮也不黑暗。
山村:乡村。
日:太阳。
自落自开:自然地开放和凋谢。
江庙:江边的庙宇。
绿醅:未过滤的绿色酒液。
桑落酒:以桑叶为原料的酒。
一瓯:一碗。
香沫:香气四溢的泡沫。
火前茶:炉火旁的热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景物中流连忘返的情怀。开头“访戴船回郊外泊,故乡何处望天涯”两句表达了诗人游历归来后,在郊外停泊船只,对远方故乡的眺望之情。这里,“访戴船回”暗示了一种旅行之后的归返,而“故乡何处望天涯”则流露出一种对遥远故土的无限思念。

接着,“半明半暗山村日,自落自开江庙花”两句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诗人用“半明半暗”来形容那不早不晚的时间点,以及那在光线变化中自然生长、凋谢的山村之日和江边庙宇中的花朵,营造出一种淡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

最后,“数盏绿醅桑落酒,一瓯香沫火前茶”两句则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田园生活的场景。这里“数盏绿醅桑落酒”指的是用新鲜的桑叶制成的美酒,而“一瓯香沫火前茶”则是指煮着茶水,飘散出香气的画面。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诗人的饮食之乐,也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以及对故乡深切的情感。

收录诗词(340)

韩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字:致光
  • 号:致尧
  •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 生卒年: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相关古诗词

五更

秋雨五更头,桐竹鸣骚屑。

却似残春间,断送花时节。

空楼雁一声,远屏灯半灭。

绣被拥娇寒,眉山正愁绝。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太平谷中玩水上花

山头水从云外落,水面花自山中来。

一溪红点我独惜,几树蜜房谁见开。

应有妖魂随暮雨,岂无香迹在苍苔。

凝眸不觉斜阳尽,忘逐樵人蹑石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无题(其三)

紫蜡融花蒂,红绵拭镜尘。

梦狂翻惜夜,妆懒厌凌晨。

茜袖啼痕数,香笺墨色新。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火蛾

阳光不照临,积阴生此类。

非无惜死心,奈有灭明意。

妆穿粉燄焦,翅扑兰膏沸。

为尔一伤嗟,自弃非天弃。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