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杭州圣果寺

登高见山水,身在水中央。

下视楼台处,空多树木苍。

浮云连海气,落日动湖光。

偶坐吹横笛,残声入富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登上高处眺望山水,我身处水的中央。
向下看去,楼阁台榭处,树木葱郁一片。
天边的浮云与海气相连,落日的余晖在湖面泛起波光。
偶尔坐下吹奏横笛,断断续续的笛声飘向富阳城。

注释

登高:爬上高处,指登山或站在高处。
山水:山和水,自然景色。
身在水中央:诗人自己处于水面之上。
楼台处:指远处的建筑物。
空多树木苍:树木众多,显得空间开阔且苍翠。
浮云连海气:云彩与海的气息相接。
落日动湖光:落日的余晖使湖面闪烁。
偶坐:偶然间坐下。
吹横笛:吹奏笛子。
残声:断断续续的声音。
富阳:地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附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时的美丽景象和内心感受。"登高见山水,身在水中央"表达了诗人攀登至高处后所见到的辽阔山水之美,以及自己置身于这广阔水面之中的感觉。接下来的"下视楼台处,空多树木苍"则是从高处往下看,看到的不仅有建筑物,还有许多苍郁的树木。

"浮云连海气,落日动湖光"这两句描绘了天际与水面的和谐景致,云朵仿佛与大海相连,夕阳的光辉映照在湖面上,使得湖光闪烁,充满诗意。

最后,"偶坐吹横笛,残声入富阳"展现了诗人偶然间坐在高处吹奏着横笛,悠扬的乐声飘逸至远,甚至传到了富春(古称富阳),这不仅是对景色的描写,更是对心境的抒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入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游栖霞庵约平甫至因寄

渺渺林间路,萧萧物外僧。

高阴凉易入,闲貌老难增。

官事真伤锦,君恩更饮冰。

求田此山下,终欲忤陈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游赏心亭寄虔州女弟

秀发千峰霁,清涵万里秋。

沧江天上落,明月镜中流。

眼与魂俱断,身依影独留。

为怜幽兴极,不见尔来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登大茅山

一峰高出众山颠,疑隔尘沙道里千。

俯视烟云来不极,仰攀萝茑去无前。

人间已换嘉平帝,地下谁通句曲天。

陈迹是非今草莽,纷纷流俗尚师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登小茅山

扪萝路到半天穷,下视淮洲杳霭中。

物外真游来几席,人间荣愿付苓通。

白云坐处龙池杳,明月归时鹤驭空。

回首三君谁更似,子房家世有高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