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王伯愚登第(其二)

世无羔雁到林泉,惟有登科路坦然。

我亦门阑多喜色,君今衣钵得家传。

龙旗方照三千字,虎榜争趋五百仙。

莫道中年情态薄,华涂名节尽加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世间再无纯洁如羔雁飞往山林,只有科举之路显得顺畅坦荡。
我家门前也洋溢着欢喜之色,因为你如今继承了家族的学业和传统。
龙旗之下,三千学子奋笔疾书,虎榜之上,五百精英竞相追逐。
别说什么中年人情态淡薄,你应更加努力提升名声和节操。

注释

世:世界。
无:没有。
羔雁:比喻纯洁或忠诚的人。
林泉:山林,隐居之地。
登科:科举考试及第。
路坦然:道路顺畅。
门阑:门庭,家门口。
喜色:喜悦的表情。
衣钵:学问、技艺的传承。
家传:家族世代相传。
龙旗:古代象征皇权的旗帜,此处指科举考试的旗帜。
三千字:形容众多学子。
虎榜:科举考试的榜单。
五百仙:形容众多精英。
中年:中年人。
情态薄:情感淡漠。
华涂:繁华的世俗。
名节:名誉和节操。
加鞭:加倍努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寘的作品,名为《贺王伯愚登第(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贺寿诗,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主人公考取功名的祝贺,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世无羔雁到林泉,惟有登科路坦然。” 这两句诗开篇便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羔雁,即天鹅,常用来比喻贤者或高洁之士。在这里,诗人说世上没有看到天鹅到达林泉,只有登科(考取功名)的道路显得异常平坦。这两句不仅描绘了一个安静美好的自然景象,也透露出对主人公能顺利通过科举考试的赞赏。

“我亦门阑多喜色,君今衣钵得家传。”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喜悦之情,以及对王伯愚能够继承家族荣耀的祝福。门阑即门槛,古人常在此处观望远方,等待家人的归来。衣钵,即穿上官服,得意洋洋。

“龙旗方照三千字,虎榜争趋五百仙。” 这两句则是对王伯愚功名的具体赞美。龙旗和虎榜都是指科举考试中的优等成绩。三千字和五百仙,则象征着高超的文学才华和非凡的学术成就。

“莫道中年情态薄,华涂名节尽加鞭。” 最后两句诗是对主人公王伯愚的人品和学问的高度评价。意思是不用说您在中年时期的情操和风度已经非常出众,您在文学和品德上的卓越成就,如同华丽的装饰,更是锦上添花,令人钦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文荣耀的描绘,以及对主人公的赞美,展现了诗人的高雅情怀和深厚的情谊。

收录诗词(5)

叶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玉面狸与月湖

迎阳舐掌餐朝霜,虎额分白狐裘黄。

野人供之未敢尝,聊比涧沚溪毛将。

方其潜遁嵌空去,塞向固然知墐户。

藏身为地抑何拙,令人开户知其处。

贵重荣称玉面郎,尾以牛后誇奇章。

世间丑好谁争强,贤否一语由臧仓。

谂季狸兮美南国,范我驰驱非诡获。

衣褐褐见脱脱兮,雪绰通身妙藏白。

人言可以贡金门,芹美犹云欲献君。

倘幸珍称供玉食,全胜肥遁老丘园。

侑以诗篇烦笔削,诗欠活眼觅一著。

形式: 古风

送熊掌熊白

熊掌舍鱼吾有取,自幼尝闻子车语。

饭香猎户分熊白,妙语涪翁乃能吐。

世间两味果称珍,故人念我肯珍分。

数千里致良不易,食美真当持献君。

从小知尝熊胆苦,人不通今宁识古。

熊皮兀坐二十年,毛去皮存缝谁补。

人言穷命有时通,老翁八十卜非熊。

试将两味从公卜,世间真有磻溪翁。

形式: 古风

木寂院

为爱莲塘水石幽,画桥斜日任迟留。

两山云出□□雨,一叶风来断送秋。

滚滚流年愁里度,凄凄明月暗中投。

何时谷口归耕去,种得黄粱饱即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汪水云诗卷

今雨水云来访我,西窗剪烛话辽东。

百千万事掷天外,一十四年如梦中。

琴到拙时方得趣,酒于愁处恰收功。

明朝又挂孤帆去,江海茫茫正北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