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洪母

男儿立身须及早,强仕服官亲已老。

男儿爱日在承欢,百年喜惧非一端。

何如当今洪氏子,天伦乐事谁可比。

母也圣善子明经,七闽五岭咸知名。

名动临轩身未出,安阳待捧毛生檄。

北堂设帨时未央,朱明日永兰桂芳。

儒冠采服朝戏舞,大孙鸣琴小击鼓。

门前车马如云屯,昌言美誉纷前陈。

有人拜首扬母节,贞松翠柏凌霜雪。

有人避席称母慈,养成雏凤丰羽仪。

有人赞叹颂母德,减膳分餐苏菜色。

东樵野老闻所闻,一曲长歌寄五云。

五云多处群仙宴,麻姑西姥遥相见。

河浊河清海浅深,瑶池一会到于今。

手栽庭砌三株树,拂日凌霄作天柱。

东樵拭目几回看,看取金桃受恩遇。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寿洪母》由明代诗人成鹫创作,描绘了一幅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子孙满堂、喜庆祥和的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洪家三代同堂的温馨场景,以及对母亲品德的赞美与敬仰。

首句“男儿立身须及早,强仕服官亲已老”,点明了人生的重要阶段与家庭责任,强调了孝顺长辈的重要性。接着,“男儿爱日在承欢,百年喜惧非一端”表达了儿子在父母身边尽孝的幸福与喜悦,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复杂与多变。

“何如当今洪氏子,天伦乐事谁可比”将洪家的家庭氛围与欢乐氛围与其他家庭相比较,突出了其独特之处。随后,诗人详细描述了洪家母子之间的和谐关系:“母也圣善子明经,七闽五岭咸知名”,母亲的美德与儿子的才华并举,赢得了广泛赞誉。

“名动临轩身未出,安阳待捧毛生檄”描绘了母亲虽未亲自外出,但其名声已远播四方,儿子即将担任重要职务的情景。接下来,“北堂设帨时未央,朱明日永兰桂芳”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家庭中的温馨与期待。

“儒冠采服朝戏舞,大孙鸣琴小击鼓”描绘了家庭成员各展才艺的欢乐场面,既有长辈的儒雅风范,也有子孙的活泼可爱。门前车马如云屯,昌言美誉纷前陈”则展示了家庭的声望与社会地位。

“有人拜首扬母节,贞松翠柏凌霜雪”、“有人避席称母慈,养成雏凤丰羽仪”、“有人赞叹颂母德,减膳分餐苏菜色”等句子,分别从不同角度赞美了母亲的美德,包括节操、慈爱、智慧与节俭。

最后,“东樵野老闻所闻,一曲长歌寄五云”、“五云多处群仙宴,麻姑西姥遥相见”、“河浊河清海浅深,瑶池一会到于今”等诗句,以神话传说为背景,进一步渲染了家庭的荣耀与祝福,同时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和谐、尊老爱幼、美德传承的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祝愿。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庞策斯兼柬冼厚光孝廉

鸡声断续鼓声咽,布被蒙头双耳热。

飞蚊扑面蚤跳踉,四壁鸣虫尽饶舌。

老夫半夜不曾眠,移床去就梅花月。

旧梦不如新梦佳,起坐空斋书咄咄。

庞君在世颇聪明,得得相寻微漏泄。

夜来梦作赤梢鱼,受侮沙虫甘涸辙。

须臾化作金翅鹏,撞破天根空月窟。

鸴鸠斥鴳笑不休,遍界苍蝇自喧聒。

梦中说梦不自知,真幻凭君为决别。

前村更有冼孝廉,方便寄声如是说。

莫怪痴人说梦多,当局者迷观者哲。

形式: 古风

挽陈逸峰

读尽天下书,胸中无一字。

学究解谈禅,心空先及第。

前有陈尊宿,后有陈居士。

两采合一赛,非同亦非异。

在家如出家,在世如出世。

童心壮志等前尘,慧业文人任游戏。

儒冠挽取桦皮冠,制义还他第一义。

脚跟踏破不二门,闻薰直入三摩地。

自从亲见作家来,诸方拭目推宗雷。

灵山一会俨然在,睹史陀天首重回。

大笑出门留不住,分明记得来时路。

青云双塔锁千松,种松道者今何去。

珍重毗耶久默人,留得帆园末后句。

三生石上好重来,相逢更有商量处。

形式: 古风

腰石歌

圣贤现作凡夫身,獦獠岂是寻常人。

本来面目不增减,皮肉骨髓非所论。

有时量等须弥卢,有时摄入邻虚尘。

力绵体弱志不小,耸肩竖脊能负薪。

朝朝荷担入城去,道旁侧耳闻经句。

应无所住生其心,分明识得黄梅路。

槽厂无人独任春,碓嘴花开知落处。

夜半三更衣锦回,西天衣钵今南来。

米熟犹存坠腰石,相将携手出黄梅。

当时凿破混沌窍,麻绳紧系顽垒堆。

贼人赶趁猎人养,万苦千辛不肯放。

留在南华老方丈,要与儿孙为榜样。

儿孙得此多倚仗,安坐端居需供养。

前人已化空遗踪,后厨有米无人舂。

我来问讯一稽首,摩挲拂拭尘埃蒙。

絜之一肘侧五指,长短广狭依稀同。

外边方直刓圭角,中间内附如张弓。

我腰量与祖腰似,石重石轻何彼此。

试将故物横在腰,想到黄梅更舂米。

于今舂米岂无人,为法忘躯能有几。

精粗生熟不自知,妄想壁閒书半偈。

堂上人随堂下痴,野干唤作金毛狮。

冬瓜印子大如粟,面门印破矜希奇。

真龙活象匿山泽,蝇屯蚁附相师资。

二时粥饭虚信施,不辨精凿还糠秕。

石兮石兮,吾将与汝觅方便,还山有路无人见。

置身物外任点头,一笑相逢须自荐。

荐不荐,炼石补天天也穿,砥柱中流流不变。

何如侧作枕头眠,庑下佣舂非所羡。

形式: 古风

刘吟祉偕严周二子过大通赋赠

可惜荔枝红易落,佳客不来山鸟啄。

红稀绿暗掩荆扉,茶熟香清思旧约。

何人江上驻扁舟,惊起沙边閒白鸥。

林间犬吠知有客,短墙倚望凝双眸。

闻声识客客不俗,行吟直到树边屋。

谛观乃是意中人,昨日面生今面熟。

白莲社长刘驎之,严陵周党遥相期。

馀閒更坐三生石,长日惟消百八棋。

棋罢花间陈玉馔,清斋留与山僧饭。

客来已过午钟鸣,非时未敢行方便。

高人饱食自主宾,野老傍观各任真。

谈谐坐到日西夕,有约重来莫厌频。

竹边笋,花下藕,寻常茶饭吾家有。

荔枝落尽龙眼生,嘉果还堪嘉客口。

乘兴来时及早来,莫待午堂钟板后。

临行一句更叮咛,瓶汲山泉休载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