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君实赴制举

不用名矜自半千,高才十二许争先。

乘轺远道三千里,下笔谈王数百篇。

忠胆自能倾白日,决科时似选青钱。

山城送别无他祝,早属登瀛第一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无需炫耀才华过半,十二岁就已才华出众。
长途跋涉驾驭轻车,写下数百篇谈论帝王的文章。
忠诚的胆识足以照亮白天,科举考试时仿佛挑选青钱一般精准。
在山城告别没有其他祝愿,只希望你早日成为登仙的第一人。

注释

名矜:炫耀名声。
自半千:超过一半。
高才:杰出的才能。
十二许:大约十二岁。
争先:争当第一。
乘轺:驾驭轻便的马车。
远道:长途旅行。
三千里:长达三千里的路程。
下笔:落笔写作。
谈王:谈论帝王。
数百篇:数百篇文章。
忠胆:忠诚的胆识。
倾白日:照亮白天。
决科:科举考试。
选青钱:挑选铜钱比喻精准选择。
山城:山中的城市。
送别:告别。
无他祝:没有其他的祝愿。
早属:早早地期望。
登瀛:登上仙境。
第一仙:第一名的仙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新所作,名为《送张君实赴制举》。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以精炼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张君实赴京参加科举考试的情感和期待。

“不用名矜自半千”,表达了张君实才华横溢,不需夸耀便已显露其过人的才气,半千指的是才能的高度。接着,“高才十二许争先”则进一步强调了张君实超群的才智和在科举考试中的出类拔萃。

“乘轺远道三千里”,这里的“轺”是古代轻便的小车,诗人借此形容张君实即将踏上远行赴京之路,展现了对友人的支持与鼓励。接着,“下笔谈王数百篇”则展示了张君实文采飞扬,能以一手之力撰写出数百篇关于古代圣王的文章。

“忠胆自能倾白日”,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张君实不仅才华横溢,更有忠诚骨气的高度评价。随后,“决科时似选青钱”则以选青钱比喻科举考试中的严格挑选,暗示张君实定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最后,“山城送别无他祝,早属登瀛第一仙”,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并预言张君实未来将有卓越成就,如同登上仙境一般。

李新的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展现了他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对其未来的无限期望。

收录诗词(542)

李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张德翁推官赴阙歌

君不见长安城中长乐坡,坡前冠盖肩相摩。

十人八九送别者,我今亦吟送别歌。

任烦应剧青山里,下望州廛如井底。

白云满眼心无尘,明月到窗诗就纸。

山花映面春日迟,紫骝嘶去闻行期。

年来声韵非相知,几属喧啾轻薄儿。

我歌止此不复作,更欲作歌当寄谁。

形式: 古风

送时仲西归

挂书牛角来东都,短小不长五尺馀。

龙章凤姿蕲见用,回叱关吏身无繻。

志如秋鹗气如虎,整束衣冠诧齐鲁。

膏油继晷不识眠,齑盐充肠久味苦。

尔来试拟观国宾,执笔四顾旁无人。

刘蕡射策不中彀,何蕃如家知有亲。

不平豪愤四五载,虚老身姓三十春。

杜门读书破万卷,终教此道淳乎淳。

行行雪霜寒凝野,侵星据鞍跨羸马。

妻子评郎被褐还,玉柱机头差不下。

但誇舌在终可图,肯向明时惭达者。

形式: 古风

送李能

撷蕙仙人洲,日下舞雩归。

晴光阔天宇,羃羃祥烟飞。

旦起修羊酒,来观石麟儿。

刮眼玉骨异,无用金络羁。

长杨献赋去,英誉嵩少低。

俯署神仙听,亲植桃花枝。

走马秦树侧,濯缨锦江湄。

春深小瀛洲,西湖生绿漪。

华堂富花气,春酒歌白眉。

彼美南方秀,移根天之涯。

幽岩蔽嘉卉,芳姿长陆离。

谁如古工师,来采穷民诗。

形式: 古风

送杜丞

鸭头未换秋溪绿,涨水吹沙乱泥玉。

孤城雨过星斗稀,晓起为谁歌别曲。

江皋人散空鸥鹭,飞截长烟断寒素。

当年珠佩更悠悠,岸草黄花重回顾。

细看锦囊诗字字,杜郎生得真男子。

太尉国风偃如草,丞相家声清似水。

八月凉风来,吹断浮阴云。

风樯急转望中远,明日东苑生清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