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刘令清曦亭

木杪照初日,捲帘知晓晴。

轩窗无限思,图史有馀清。

露下濛花重,风来泛竹轻。

何须嫌五斗,持此谢渊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树枝梢头映照着初升的太阳,掀开窗帘就知道天气放晴。
打开轩窗,思绪万千,书卷中的历史知识带来清新的感受。
露水打湿花朵,显得更加繁重;微风吹过,竹叶轻轻摇曳。
何必再为五斗米折腰,就让这清雅的生活来回应陶渊明的隐逸之志。

注释

木杪:树梢。
照:照射。
初日:初升的太阳。
捲帘:掀开窗帘。
晓:知道。
晴:晴朗。
轩窗:窗户。
无限思:无尽思绪。
图史:书籍和历史。
馀清:余下的清静。
露下:露水落下。
濛:湿润、模糊。
花重:花朵因露水而显得沉重。
风来:微风吹来。
泛竹轻:竹叶随风轻轻飘动。
何须:何必。
嫌:嫌弃。
五斗:五斗米,古代官俸,这里指世俗的官场生活。
持此:用这样的生活。
谢:回应、表达敬意。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居著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优美的早晨场景。开头两句“木杪照初日,捲帘知晓晴”通过窗棂上的光影和主人推开窗帘的一刻,传达出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斜射进室内,映现了一个明朗的早晨。接着“轩窗无限思,图史有馀清”则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的空间里沉浸于无尽的思考和对历史的回顾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

下片“露下濛花重,风来泛竹轻”继续描绘自然景象,细雨后的花朵更加鲜艳,而微风轻拂着竹子,带来了生机与动感。最后两句“何须嫌五斗,持此谢渊明”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满足和知足常乐的态度,以及对古代贤士渊明(即孔子弟子颜回)的敬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反映出其淡泊名利、崇尚高洁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汉中城楼(其二)

藓径踏层斑,高林古木间。

雁随平楚远,云共太虚闲。

晚霭昏斜谷,晴阳露斗山。

将身就清旷,名路尔何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汉州王氏林亭

短彴疏篱入野扃,竹烟松露满襟清。

奔湍激险飞寒响,弱蔓穿深挂晚英。

惜去更观曾画壁,记来重注旧题名。

门前便是红尘道,谁肯同过洗俗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田舍

园林晓气清,篱巷夕阳明。

石窦闻寒碓,烟坡见晚耕。

豚蹄供祷赛,龟壳问阴晴。

欲识丰年乐,一村鸡犬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石左藏挽诗二首(其一)

世泽传清范,戎韬演秘谋。

雄藩未赐节,大壑忽移舟。

谢氏胡床在,羊公羽扇收。

光华归令子,何恨掩泉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