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棹歌(其二十九)

钩下俄逢赤水珠,光明圆彻等清虚。

静即出,觅还无,不在骊龙不在鱼。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翻译

突然在钩下发现了一颗红宝石般的水珠,明亮而圆润,如同清澈的天空一样。
它在寂静中显现,寻找时却又消失无踪,它既不在骊龙的宝藏中,也不在鱼群之中。

注释

俄逢:突然遇到。
赤水珠:比喻明亮的宝石或珍珠。
清虚:形容天空清澈如虚无。
觅还无:寻找却找不到。
骊龙:古代传说中的神龙。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德诚的《拨棹歌》中的第29首,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开篇“钩下俄逢赤水珠,光明圆彻等清虚”描绘了一种灵动之美,仿佛在一片清澈中捕捉到了珍珠般的智慧和真理。“静即出,觅还无,不在骊龙不在鱼”则是说在宁静中寻找着自己的存在,但这种存在并非世俗所能理解,也不是可以在任何具体事物中找到。这反映了诗人对超然物外的追求,以及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清澈明净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40)

德诚(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拨棹歌(其三十)

卧海拿云势莫知,优悠何处不相宜。

香象子,大龙儿,甚么波涛飏得伊。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拨棹歌(其三十一)

虽慕求鱼不食鱼,网帘蓬户本空无。

在世界,作凡夫,知闻祇是个毗卢。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拨棹歌(其三十二)

香饵竿头也不无,向来祇是钓名鱼。

波沃日,浪涵虚,万象牢笼号有馀。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拨棹歌(其三十三)

乾坤为舸月为篷,一带云山一径风。

身放荡,性灵空,何妨南北与西东。

形式: 词牌: 渔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