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

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

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

汉江远吊西江水,羊祜韦丹尽有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杜牧司勋的字是牧之,一首《杜秋娘诗》就像清秋一样高远清新。
前身应该是梁代的名诗人江总吧,因为江总也是以“总持”为字以“总”为名。
心如铁石般坚定,胸存甲兵锋利就像干将莫邪剑刃,纵然鬓丝如霜雪垂肩也不必去伤叹悲吟。
像杜预远吊羊祜那样凭吊西江的韦丹,撰写的韦丹碑文将和羊祜碑一样永留丹青。

注释

杜秋诗:指杜牧的《杜秋娘诗》。
江总:南朝文学家。
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东)人。
仕梁、陈、隋三朝。
因得名于梁。
故诗称“梁江总”。
心铁:指胸中自有武略。
已从:已共。
干镆:干将、莫邪。
传说春秋时吴人干将及妻莫邪善铸宝剑,所铸雄剑名“干将”,雌剑名“莫邪”。
汉江:本指杜预。
杜预曾任襄阳太守,襄阳地处汉江之滨。
又因杜预是杜牧远祖,所以“汉江”又转指杜牧。
西江:即江西,借指韦丹。
他曾任江西观察使,很有政绩,死后杜牧奉诏撰韦丹碑。
诗原注:“时杜奉诏撰韦碑。
”羊祜:晋人,任荆州都督,得江汉民心,死后百姓为他立碑,据说看到此碑的人都会流泪,杜预称之为堕泪碑。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所作,题为《赠司勋杜十三员外》。诗中通过对司勋杜牧之的赞美,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才华的认可。

"心铁已从干镆利" 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杜牧坚强不屈的个性和才能,如同坚硬如铁的心志,从干净无暇的事业中脱颖而出,展现了其卓尔不群的才华。

"鬓丝休叹雪霜垂" 则是对杜牧年华已高,但依旧保持着青春般的朝气蓬勃进行赞美。尽管头发已经斑白如同秋天的雪霜,但仍旧不必感叹,因为他的精神状态和创作活力依然如昔日一般。

"汉江远吊西江水,羊祜韦丹尽有碑" 两句,则是通过历史的回顾,强调杜牧之才华横溢,名垂青史。汉江和西江都是古代的重要河流,这里象征着广阔的文学领域,而“羊祜韦丹”则指的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羊欣、祝逖及丹青等人,他们的作品都被刻石立碑,成为后世景仰的典范。李商隐通过这种比较,表达了对杜牧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李商隐在唐代文坛上的高超艺术造诣和独到的鉴赏眼光。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赠田叟

荷筱衰翁似有情,相逢携手绕村行。

烧畬晓映远山色,伐树暝传深谷声。

鸥鸟忘机翻浃洽,交亲得路昧平生。

抚躬道地诚感激,在野无贤心自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刘司户

江风吹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

沦谪千年别帝宸,至今犹谢蕊珠人。

但惊茅许同仙籍,不道刘卢是世亲。

玉捡赐书迷凤篆,金华归驾冷龙鳞。

不因杖屦逢周史,徐甲何曾有此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

何年部落到阴陵,奕世勤王国史称。

夜卷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

蕃儿襁负来青冢,狄女壶浆出白登。

日晚鸊鹈泉畔猎,路人遥识郅都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