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蔡晋如

南部清笳咽,东门素旐飞。

如何一老汉,不及二疏归。

宇宙那复见,死生从此违。

吾年未四十,已叹故人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南方的清冷笳声低沉哀婉,东门外白色的灵幡飘飞。
为何我这老汉,不能像疏广、疏受两位那样归乡。
在这浩渺的宇宙中,生死离别何时再相见?
我年纪尚不足四十,却已感叹身边故人寥寥无几。

注释

南部:指南方地区。
清笳:清冷的胡笳声。
咽:低沉。
东门:城东门。
素旐:白色的灵幡。
如何:为何,为什么。
一老汉:指诗人自己。
二疏:疏广和疏受,西汉两位辞官归乡的官员。
归:归乡。
宇宙:广阔的天地。
那复见:再也见不到。
违:违背,分离。
吾年:我的年龄。
四十:四十岁。
故人:老朋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开篇“南部清笳咽,东门素旐飞”两句,以轻盈飘逸的笳声和飘扬的白云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如何一老汉,不及二疏归”则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一种漠视与超脱,老汉不急于回家,反映了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宇宙那复见,死生从此违”两句更是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世界的感慨,以及面对生死时的豁达。最后,“吾年未四十,已叹故人稀”则流露出诗人对于人生的感伤和对朋友凋零的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视生死的高洁情操,以及他对人生易逝和友情难得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80)

晁冲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字用道。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 字:叔用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
  • 生卒年:1094~1097

相关古诗词

效古别昭德群从

千载一相逢,相见无浃旬。

一生能几别,且复无此身。

昔别尚可惜,此别重惜之。

两髀跨鞍马,非复少壮时。

他人怪康强,自觉筋力衰。

所苦气如缕,所忧命如丝。

死生亦大矣,而乃常别离。

人生一月间,得笑无六七。

朝为众狙喜,莫作枯鱼泣。

已矣泉下人,优哉冢中骨。

形式: 古风

留别江子之

尽室飘零去上都,试于溱洧卜幽居。

不从刺史求彭泽,敢向君王乞镜湖。

平日甚豪今潦倒,少年最乐晚崎岖。

故人鼎贵甘相绝,别后君须寄一书。

形式: 七言律诗

积善堂

我家得姓自卫史,文王之昭钟厥美。

西京御史府大夫,父慈子忠不惜死。

至今墓上无曲棘,颍川岁时虔庙祀。

中原丧乱厌风尘,南渡不及渡辽水。

晚惟道武揽英雄,辽东之晁同兴起。

世封颍川刺济州,子孙婵媛冠剑伟。

唐有贤良如汉初,名动集贤为学士。

是时海内图书家,一晁未议张与李。

忠实文华入本朝,三祖百孙同一体。

中祖颍川袭远封,东祖西祖复于济。

自从决策罢兵来,平进不厌百寮底。

即今门户益衰微,揽古怀今情曷已。

上恩坱圠播无垠,宿莽心存春藿靡。

漳州有母行百龄,疏封钿服明光里。

夫人眼力尚针缕,拜恩不易从稚齿。

初惟夫人有子贤,曰此布濩敢不俾。

何劳梦帝血面论,直以微诚动旒扆。

华堂白发喜更新,即看青袍子高第。

寿斝千场日未央,膝下曾玄扶且倚。

中眷有孙不能鸣,东眷孙文刊烨炜。

形式: 古风

雪效柳子厚

月落鸡声寒,晓色静茅屋。

开门惊不知,夜雪压脩竹。

槎牙生新冰,鳞甲刻溪谷。

皛皛洲渚明,冽冽川原肃。

孤蹲雀不动,沉酣客犹宿。

呼童晨汲归,独漱寒泉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