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飘零踪迹尚堪悲,唯向三贤最受知。
少俊有名输贾谊,宦游多难比张仪。
诗中老格何人爱,酒后佯狂识者嗤。
北省郎官应见诮,明时犹尚进身迟。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怀念和赞赏。"飘零踪迹尚堪悲,唯向三贤最受知"两句中,"飘零踪迹"指的是朋友留下的痕迹或消息,这些都让诗人感到难过,但只有那些品德高尚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这种情感。这里的"三贤"通常是指三个品行高尚的人,诗人可能是在表达对他们的怀念和敬仰。
"少俊有名输贾谊,宦游多难比张仪"两句中,"少俊"可能是指年轻时就声名显赫的人物,而"输贾谊"则是说在才华横溢的方面不如古代的贾谊。"宦游"指的是仕途上的经历和困难,与历史上以智谋著称的张仪相比,诗人觉得自己的经历更加坎坷。
接下来的"诗中老格何人爱,酒后佯狂识者嗤"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诗歌形式的怀旧之情,但这种形式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喜爱。"酒后佯狂"是说在酒后的状态下,诗人可能会表现得有些过激或夸张,而有见识的人可能会嗤笑这样的行为。
最后两句"北省郎官应见诮,明时犹尚进身迟"则是在表达对某些官员的批评。"北省郎官"可能是指具体的官职或地区的官员,而"应见诮"则是说他们应该受到责备。"明时犹尚进身迟"意味着在明代,虽然有些人还能通过考试进入仕途,但这个过程缓慢且不易。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种自我表达和对友人的思念之作,同时也包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不详
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
嵩室乱峰三十六,嵩阳今复住何峰。
已因诗好声名出,却为情高仕进慵。
白鸟白云秋色树,水南水北月明钟。
逍遥自得闲吟兴,谁识夫君是卧龙。
春日闲销一局棋,春愁还得数篇诗。
高吟大醉何人问,英略雄图久已知。
破产虽无容足所,丈夫岂合以家为。
时来富贵终须有,懒学梁鸿赋五噫。
近遣司宾小吏时,寄书兼寄十篇诗。
自惭不是阳春曲,谁敢徼求作者知。
叠嶂晚登空远望,昭停别后倍相思。
夜来还有微吟兴,风动新荷月满池。
二十年前会忆游,彭亡渡口泊孤舟。
一程林下登山路,百尺溪边汲水楼。
磬韵似烟和烛袅,松声如雨入窗流。
别来往事都成梦,谁寄篇章问惠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