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二十年前会忆游,彭亡渡口泊孤舟。
一程林下登山路,百尺溪边汲水楼。
磬韵似烟和烛袅,松声如雨入窗流。
别来往事都成梦,谁寄篇章问惠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二十年前游历经历的怀念之情。"彭亡渡口泊孤舟"表达了一种寂寞与孤独的氛围,彭亡渡口可能是诗人记忆中一个特定的地点,这里停泊着一艘孤独的小船,象征着过往岁月的孤单与凄清。"一程林下登山路,百尺溪边汲水楼"则写出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行走和劳作情景,一程即一步,林下是自然之中的一部分,登山路显示了攀登的艰辛,而百尺溪边汲水楼则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安详的生活场景。
"磬韵似烟和烛袅"中的"磬韵"指的是磐石之音,"似烟和烛袅"则是说这种声音柔和如同轻烟或烛光一样迷人。"松声如雨入窗流"则形容了夜晚风吹过松林发出的声音,如同细雨一般,穿透寂静的夜空,渗入诗人的窗棂。
最后两句"别来往事都成梦,谁寄篇章问惠休"表达了一种时光流逝、往事如烟的感慨。诗人将过去发生的事情比作一场场梦境,而现在则是孤独地坐在这里,通过写作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询问着惠休(可能是一位朋友或知己)的近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活动的抒发,表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力。
不详
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
渭北居来似塞垣,三逢尧历度寒暄。
家贫老幼思归国,性僻交朋少及门。
天暖忆游沙苑寺,雪中会过洛河村。
流年又是重阳节,赏菊论诗酒一樽。
九十日春知枉度,樽前无赖独咨嗟。
空城北走诸陵道,古苑南连百里沙。
翠忆玉津官舍竹,繁思金马故城花。
去年言与君游洛,况味争如不在家。
溪上严陵古钓台,倚楼凝望自徘徊。
先生能保孤高节,英主尝师王霸才。
日暮白云迷草莽,岸平春水浸莓苔。
登临不尽微吟兴,花落东风首重回。
郡在江湖烟树间,谢公遗踵好跻攀。
诗中胜景堪吟啸,池上清风足往还。
疑思但怜云映水,回头不觉日衔山。
登临屡起归欤兴,看是槐花满故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