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诗二首(其一)

翔鸾鸣昆崿,逸志腾冥虚。

惚恍回灵翰,息肩栖南嵎。

濯足戏流澜,采练衔神蔬。

高吟漱芳醴,颉颃登神梧。

萧萧猗明翩,眇眇育清躯。

长想玄运夷,倾首俟灵符。

河清诚可期,戢翼令人劬。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仙鹤翱翔于山川之上的景象,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首句“翔鸾鸣昆崿”以翔鸾象征诗人,其鸣声在高山峻岭间回响,寓意着诗人内心的自由与高远。接着,“逸志腾冥虚”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形象。

“惚恍回灵翰,息肩栖南嵎”两句,通过“惚恍”和“灵翰”的运用,营造出一种飘渺、超然的氛围,同时表达了诗人暂时放下尘世的重负,寻求心灵栖息之所的愿望。“濯足戏流澜,采练衔神蔬”则展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他不仅在自然中洗涤心灵,还采摘神异之蔬,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追求。

“高吟漱芳醴,颉颃登神梧”两句,诗人通过高声吟唱、品尝芳醇之酒,以及攀登神树,进一步展现了他对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追求。最后,“萧萧猗明翩,眇眇育清躯”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宁静,仿佛在一片明净之中自由飞翔。

“长想玄运夷,倾首俟灵符”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长久追寻与期待,希望得到指引心灵的灵符。而“河清诚可期,戢翼令人劬”则以历史上的河清现象为喻,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与个人精神升华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追求过程中的艰辛与付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魏晋时期文人追求精神自由、超脱世俗的哲学思想与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8)

支遁(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支公,也称林公,别称支硎,本姓关。或说河东林虑(今河南林县)人。东晋高僧、佛学家、文学家。他初隐余杭山,25岁出家,曾居支硎山,后于剡县(今浙江省嵊县)沃洲小岭立寺行道,僧众百余。晋哀帝时应诏进京,居东安寺讲道,三年后回剡而卒。他精通佛理,有诗文传世。据文献记载,《神骏图》画的是爱马的故事

  • 字:道林
  • 籍贯:陈留(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314-366

相关古诗词

述怀诗二首(其二)

总角敦大道,弱冠弄双玄。

逡巡释长罗,高步寻帝先。

妙损阶玄老,忘怀浪濠川。

达观无不可,吹累皆自然。

穷理增灵薪,昭昭神火传。

熙怡安冲漠,优游乐静闲。

膏腴无爽味,婉娈非雅弦。

恢心委形度,亹亹随化迁。

形式: 古风

咏大德诗

遐想存玄哉,冲风一何敞。

品物缉荣熙,生途连惚恍。

既丧大澄真,物诱则智荡。

昔闻庖丁子,挥戈在神往。

苟能嗣冲音,摄生犹指掌。

乘彼来物间,投此默照朗。

迈度推卷舒,忘怀附罔象。

交乐盈胸襟,神会流俯仰。

大同罗万殊,蔚若充甸网。

寄旅海沤乡,委化同天壤。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咏禅思道人诗

云岑竦太荒,落落英岊布。

回壑伫兰泉,秀岭攒嘉树。

蔚荟微游禽,峥嵘绝蹊路。

中有冲希子,端坐摹太素。

自强敏天行,弱志欲无欲。

玉质凌风霜,凄凄厉清趣。

指心契寒松,绸缪谅岁暮。

会衷两息间,绵绵进禅务。

投一灭官知,摄二由神遇。

承蜩累危丸,累十亦凝注。

悬想元气地,研几革粗虑。

冥怀夷震惊,怕然肆幽度。

曾筌攀六净,空同浪七住。

逝虚乘有来,永为有待驭。

形式: 古风

咏利城山居

五岳盘神基,四渎涌荡津。

动求目方智,默守标静仁。

苟不宴出处,托好有常因。

寻元存终古,洞往想逸民。

玉洁箕岩下,金声濑沂滨。

卷华藏纷雾,振褐拂埃尘。

迹从尺蠖曲,道与腾龙伸。

峻无单豹伐,分非首阳真。

长啸归林岭,潇洒任陶钧。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