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天与知徽州

台阁英名二十年,卜居那得便林泉。

履声旧振星辰上,谏墨犹存雨露边。

欲考治功三府近,且施惠政一州先。

黄山看尽须黄阁,六月天池更著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二十年来台阁英名显赫,怎能在山林泉石间轻易定居。
脚步声曾震动星辰之上,直言劝谏的墨迹仍留有恩泽的痕迹。
想要考察治理之功,先从临近三府着手,暂且实施惠及百姓的政策。
遍览黄山后,期待回归朝廷任职,六月天池边再策马加鞭前行。

注释

台阁:朝廷官署。
英名:杰出的名声。
卜居:选择居住地。
林泉:山林泉石。
履声:脚步声。
振:震动。
星辰:比喻高位。
谏墨:直言劝谏的文字。
考治功:考察治理成效。
三府:古代指中央的三个高级官署。
惠政:仁政,有利于百姓的政策。
黄山:著名的山脉,这里可能象征仕途。
黄阁:古代高级官员的官署。
天池:比喻朝廷或理想之地。
鞭:马鞭,象征激励和进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为送别友人陈天与前往徽州任职而作,表达了对陈天与的赞美和对其未来仕途的期许。首句“台阁英名二十年”赞扬了陈天与在朝廷中积累的卓越才能和声誉,长达二十年。次句“卜居那得便林泉”暗示陈即将离开京城的宁静生活,前往偏远的山林州郡,表达了对友人离京赴任的不舍。

第三句“履声旧振星辰上”进一步赞美陈天与的影响力,言其步履所至,如同星辰般照耀朝廷。第四句“谏墨犹存雨露边”则提及他的直言敢谏,如雨露润泽百姓,体现了他的德行和责任感。

第五、六句“欲考治功三府近,且施惠政一州先”预祝他在新的岗位上,既能关注中央政事,又能优先实施对地方的仁政,造福一方。最后一句“黄山看尽须黄阁,六月天池更著鞭”以黄山和天池的美景寄寓祝愿,希望陈天与能在徽州大展宏图,不断进取。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肯定,也是对友人未来的激励,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国家栋梁的期待。

收录诗词(686)

韩元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字:无咎
  • 号:南涧
  •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1118~1187

相关古诗词

送施徽州二首(其二)

江出新安见底清,黄山高势碧峥嵘。

裤襦会遣民皆有,枹鼓悬应夜不鸣。

蜡屐未须怀别墅,虎符今喜得名城。

他时一榻容徐稚,端共舆人乐政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施徽州二首(其一)

御史英名世罕俦,峨冠聊复渐承流。

治功要自先冯翊,大惠何妨始歙州。

野媪定知还去虎,山民从此罢赍牛。

百年善政须公继,尺一书颁愿少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赵蕃辰州司理

故家零落眼中稀,岁月峥嵘踏路岐。

诗解穷人君莫恨,钱能使鬼我方知。

片言折狱非无日,谈笑封侯会有时。

一上梅山吊槃瓠,剩题佳句写幽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谅弟丞邵阳

春水生南涧,吾衰久索居。

三年还作别,数字且频书。

文史差无负,田园慨未馀。

常存爱民意,门户有权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