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闻人参议来贤岩

仙事不可考,灵踪閟幽微。

我怀采芝人,寤寐心目怡。

松阴月华冷,竹露晨光晞。

福地萃七贤,语屑落霏霏。

凤鸣怅莫闻,鹤驾邈难追。

斲石出秀句,神物尚凭依。

眷兹玄云英,挺然柱石姿。

孰能鞭万牛,挽此岁寒枝。

臧孙信有后,深慰鲁人思。

形式: 古风

翻译

仙人的事迹难以考证,灵异的踪迹隐藏在幽深之处。
我怀念那个采集灵芝的人,日夜思念,心旷神怡。
松树下的月光清冷,竹叶上的露珠在晨光中蒸发。
这是一片福地,聚集了七位贤者,他们的言语如细雨般飘落。
凤凰的鸣叫令人惆怅,无法再听到;仙鹤的离去遥不可及。
凿石而出的优美诗句,似乎仍有神灵的依托。
我眷恋这片云英之地,它有如砥柱中流,傲然独立。
谁能驱使万牛之力,挽住这寒冬中的枝头?
臧孙氏的后代果然存在,这让人深深安慰,满足了鲁国人的期待。

注释

仙事:指神仙或超自然的事迹。
灵踪:神秘的踪迹或迹象。
采芝人:传说中寻找灵芝的隐士。
福地:被认为吉祥、有福气的地方。
凤鸣:象征吉祥的凤凰叫声。
鹤驾:指仙人的离去,如乘鹤升天。
斲石:砍凿石头,比喻创作灵感。
眷兹:眷恋、向往。
岁寒枝:比喻坚韧不屈的人或事物。
臧孙信有后:臧孙氏家族后继有人,代指人才辈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自然景观,诗中充满了对神秘自然界和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开篇“仙事不可考,灵踪閟幽微”即设定了一个超现实的背景,表达了对于不能窥探的仙境故事的无限遐想。

“我怀采芝人,寤寐心目怡”中的“采芝人”指的是采集仙草以求长生的道士或隐逸之人,这里展现了诗人对那种超脱尘世、追求长生不老境界的向往和羡慕。

接下来的“松阴月华冷,竹露晨光晞”描绘了一幅清冷幽静的画面,月光下的松树和清晨的竹林都显得异常宁静,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也是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福地萃七贤,语屑落霏霏”中的“福地”指的是吉祥之地,“七贤”则可能是指古代七位品德高尚、才华横溢的贤人,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集聚之地和渴望与贤者交流的愿望。

然而,接下来的“凤鸣怅莫闻,鹤驾邈难追”却又表现出了一种失落和无奈,美好的景象和理想中的声音已经听不到了,超凡脱俗的生活也变得遥不可及。

诗人随后提到“斲石出秀句,神物尚凭依”,这里可能是在赞叹某种艺术或文墨之中蕴含的高远精神和对永恒美好事物的追求。

“眷兹玄云英,挺然柱石姿”则是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的奇特景象和生灵之美的一种赞美,这里的“玄云英”可能指的是在云雾缭绕中显现出美丽形态的花卉,而“挺然柱石姿”则描写了一种坚定不移、直立如柱的石头,两者都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生命力和坚韧。

诗的最后,“孰能鞭万牛,挽此岁寒枝”表达了对于强大力量和勇气的赞叹,以及面对严酷环境仍能生长的生命力的颂扬。而“臧孙信有后,深慰鲁人思”则是诗人对于历史上贤良之士的信任以及他们精神遗产能够持续传承下去的欣慰。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自然美景和理想集聚之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106)

刘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祐上人制纸帐作诗谢之

老来何物是生涯,一榻翛然亦自佳。

睡里山禽弄霜晓,梦回明月上梅花。

颇知常侍嫌乌布,未羡先生坐绛纱。

最爱洒窗风雪夜,道人施法复何加。

形式: 七言律诗

投魏先辈二首(其二)

跕跕飞鸢坠,历历风瓢声。

青冥不折桂,涧阿甘采苓。

踉蹡忆束发,忽焉迫衰龄。

嚼蜡心忘味,胡为羡久生。

蔼蔼春空云,聚散无根蒂。

纵得屠龙术,孰为苞桑计。

稽首问弥伽,轮宇烦举似。

形式: 古风

投魏先辈二首(其一)

长驱决文阵,眇古百战场。

朔风吹梅花,塞日淡无光。

一将功业成,千屯草木香。

高谈静寰宇,袖手归岩廊。

累累腰下印,奕奕眉间黄。

霖雨四海心,鼎鼐众口尝。

园林多胜事,岂久居其旁。

纵令猿鹤怨,出处庸何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辛亥季冬雪中作

冻云横山风捲沙,槎牙古木鸣寒鸦。

长空黯淡常如晚,烟景凄迷亦自佳。

开窗未及一食顷,剪水俄倾六出花。

须臾势欲包天地,粲然枯卉皆璚葩。

江村景物堪入画,渔翁荡桨依枯葭。

重裘肥马谁氏子,银鞍蹀躞山路斜。

臞儒事业政不恶,拥书至乐何以加。

团圞共向榾柮火,温然春意生吾家。

不能半夜缚元济,亦懒扁舟泛若耶。

洒窗入竹有馀韵,顿觉时兴清无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