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其六)春雪奇丽,未能赋也,因古岩韵志喜

甚花间、儿女笑盈盈。人添雪狮成。

任踏青无路,凌波有地,步步光尘。

招得梅妃魂也,好似去年春。

柳亦何曾絮,都是云英。

休道东皇诞漫,到茶烟歇后,谁浊谁清。

赖谢娘好语,端胜解围兵。

看昨朝、天公雨粟,定大家、快活社翁平。

春晴好,溶溶雨尽,听卖花声。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翻译

在花丛中,年轻人笑得灿烂。人们堆砌起雪狮作为装饰。
尽管踏青之路难寻,但仍有踏波之地,步步生辉。
唤来了梅妃的灵魂,仿佛又回到了去年春天。
柳絮并非真的飘落,只是云朵般的美丽。
不要说春神行事随意,等到茶香消散后,谁是浑浊谁是清明。
幸亏有谢娘的好言,胜过解救困境的军队。
看昨天,老天爷洒下谷雨,想必大家都为丰收而欢欣。
春光明媚,雨滴渐停,只听见卖花声回荡。

注释

花间:花丛中。
儿女:年轻人。
雪狮:用雪堆积的狮子,可能是装饰。
踏青:春天郊游。
凌波:踏水而行。
梅妃:古代美女,此处可能象征春天。
云英:形容柳絮如云般轻盈。
诞漫:任意,放纵。
茶烟:煮茶时升起的烟雾。
雨粟:谷雨时节的谷粒。
快活社翁:快乐的村社老人。
卖花声:叫卖鲜花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词是刘辰翁的《八声甘州·春雪奇丽》。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描绘冬日雪景与春意生长的诗歌。

"甚花间、儿女笑盈盈。人添雪狮成。任踏青无路,凌波有地,步步光尘。招得梅妃魂也,好似去年春。"

开篇即以“花间”与“儿女笑盈盈”的景象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尽管这是冬雪之中,但已经透露出春意初生的气息。“人添雪狮成”则是对积雪成堆、形似狮子的描写,既表现了雪的厚重,也隐含着一种强大而庄严的美。接下来,“任踏青无路,凌波有地,步步光尘”,则表达了诗人在这片雪地中自由行走,无论是哪条小径,都能留下自己的足迹,每一步都伴随着洁白的雪花纷飞。

"招得梅妃魂也,好似去年春。"

这里的“梅妃”指的是梅花,而“招得梅妃魂也”则是在说诗人在这片冬雪中似乎已经感受到了一丝春天的气息,就像去年的春天一样,这里蕴含着对春天美好的期待和向往。

"柳亦何曾絮,都是云英。休道东皇诞漫,到茶烟歇后,谁浊谁清。"

“柳亦何曾絮”表达了柳树在雪中也变得柔弱无力,而“都是云英”则是对这场雪后的景象的描绘,“云英”形容白色花朵,这里可能指的是积雪。在下两句中,诗人提到“东皇诞漫”,这是指神话中的东皇太一,而“谁浊谁清”则是在说在这场雪后一切都变得明净,连茶烟都歇息了。

"赖谢娘好语,端胜解围兵。看昨朝、天公雨粟,定大家、快活社翁平。春晴好,溶溶雨尽,听卖花声。"

最后,“赖谢娘好语”可能是在赞美某位女子的言谈,而“端胜解围兵”则是对战事结束的描写。在接下来的几句中,“昨朝、天公雨粟”表达了上天恩泽降临人间,人们得到平安和快乐。春日晴朗,雪化为水,听着卖花的声音,这一切都让人感到欣慰。

这首词通过对冬雪与初春景象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于自然界中万物更新换代的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八声甘州(其二)和邓中甫中秋

看团团、一物大如杯,时复几何秋。

俯天涯海角,今来古往,人物如流。

想见霓裳歌罢,无物与浇愁。

惟有当时树,香满琼楼。

谁念南楼老子,倚西风尘满,心事悠悠。

便班姬袖里,明月一时休。

叹年年、吹箫有约,又一番、鹤梦雪堂舟。

池上久,满身风露,还索衣裘。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卜算子.寿郡守

早已是三年,父老依依借。

愿与天公借几年,保我鸡豚社。

□□□□□,□□□□□。

□□□□□□□,□□□□□。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其一)元宵

不是重看灯,重见河边女。

长是蛾儿作队行,路转风吹去。

十载庆元宵,满耳番腔鼓。

欲识尊前太守谁,起向尊前舞。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千秋岁.和尚学林寿筵即席

新篘熟也,借问谁家早。梅影里,蜂儿绕。

三更残月上,一夜霜天晓。

溪桥小,春风有意年年到。

当年青鸟去,落叶无人扫。铜柱仄,瑶池老。

残钟长乐树,坠马咸阳道。

空回首,御街人卖南京枣。

形式: 词牌: 千秋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