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子十首(其九)

乌生八子今无七,猿叫三声月正孤。

寂寞空堂天欲曙,拂帘双燕引新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乌鸦本有八只雏鸟如今却不足七,猿猴啼叫三声时月亮正显得孤单。
空荡荡的厅堂在黎明前分外寂静,燕子拂过门帘引领着新生的幼燕。

注释

乌生八子:乌鸦生育了八个孩子。
今无七:现在少于七个,暗示失去或离散。
猿叫三声:猿猴连续啼叫三声。
月正孤:月亮高悬,显得孤独。
寂寞:空虚、冷清。
空堂:空荡荡的房间或厅堂。
天欲曙:天即将破晓,黎明前夕。
拂帘:燕子掠过帘幕。
双燕:两只燕子,通常指配偶。
引新雏:引领、带领新生的小燕子。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深切哀伤之情的绝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丧子之痛。开篇“乌生八子今无七”一句,便将主旨表现得淋漓尽致,八只乌鸦中有一只是失去了,这个意象不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家庭所遭受的损失,也暗示了一种生命脆弱和不可预知性。

接着,“猿叫三声月正孤”一句,则是通过猿啼声在静谧夜色中显得格外凄清,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这里的“月正孤”意味着夜深人静,月光下的孤寂感。

第三、四句“寉寞空堂天欲曙,拂帘双燕引新雏”则是从室内外景物转换情绪。诗中的“寉寞空堂”描写的是家中空旷的场景,而“天欲曙”透露出一丝希望之光即将到来的暗示,尽管如此,这也未能消弭诗人心头的悲伤。

最后,“拂帘双燕引新雏”则是通过描写燕子带着小燕子穿梭在窗前来映衬诗人的哀痛。在这里,小生命的开始和成长与诗人丧失亲情形成了鲜明对比,深化了诗中哀伤之意。

整首诗感情真挚,意境幽深,通过一系列生动的自然景象描写,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哭子十首(其十)

频频子落长江水,夜夜巢边旧处栖。

若是愁肠终不断,一年添得一声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哭小女降真

雨点轻沤风复惊,偶来何事去何情。

浮生未到无生地,暂到人间又一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夏阳亭临望寄河阳侍御尧

望远音书绝,临川意绪长。

殷勤眼前水,千里到河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旅眠

内外都无隔,帷屏不复张。

夜眠兼客坐,同在火炉床。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