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书怀

万事荣枯一聚尘,尘中谁是独醒人。

壮无学力吟将退,老入贤关路转贫。

昨夜立秋凉到晓,空斋对月静如宾。

首阳千载蕨薇绿,唯有夷齐纪逸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世间万物盛衰如同尘土,尘土之中谁又是那个清醒之人。
年轻时无才学,只能吟诗作赋渐行渐远,年老时步入贤良之门却道路艰辛变得贫困。
昨晚立秋,凉意一直持续到清晨,我独自在空荡的书斋对着明月,心境宁静如宾客。
首阳山千年过去,蕨薇依然翠绿,只有伯夷和叔齐这样的隐逸之士被后人记住。

注释

荣枯:兴盛与衰败。
独醒人:比喻保持清醒独立见解的人。
吟将退:指才华衰退,不再有创作的激情。
贤关:象征道德高尚或学问精深的门槛。
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季的开始。
首阳:古代地名,伯夷、叔齐隐居之处。
夷齐:指伯夷和叔齐,商末孤竹君之子,以不食周粟而饿死于首阳山。
逸民:指隐居不仕的贤人。

鉴赏

这首诗名为《秋日书怀》,作者为宋代诗人薛嵎。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盛衰变迁的感慨,认为人生如尘,世事无常,而能保持清醒独立的人寥寥无几。诗人自述壮年时才学不足,只能吟诗作赋,步入老年又面临仕途困顿,生活贫困。他感叹秋夜已至,清寒透骨,独自在空斋中对月静思,感到孤独如同宾客。最后,诗人借首阳山伯夷、叔齐守节饿死的故事,表达自己对高尚节操和隐逸生活的向往,视夷齐为千古逸民的典范。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哲理和淡泊名利的态度。

收录诗词(270)

薛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夜宋希仁同吟松风阁有感

相逢长日坐如痴,瘦得吟肩耸过颐。

天意复生郊岛在,人心自逐古今移。

高秋月色行松顶,半夜山中读楚辞。

此道若无千载后,尘昏何处照妍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秋试下有感

焦桐何处是知音,犹向残编惜寸阴。

此日便为终隐计,青山已负十年心。

梅花独对寒流洁,野鸟高飞古木深。

万古红尘徒扰扰,几人头上有朝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赵东阁奏院去国

帆远浙江风,莼鲈趣一同。

无人持国是,举世咎诗穷。

身退山林重,心怡学问充。

冥鸿离罾缴,瞬息九霄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赵东阁倅越

百指忍贫需远次,壮心销尽鬓丝知。

身如韦素居常泰,官被声名折得迟。

束檐喜闻千里戍,出山唯有十年诗。

兰亭风月应须记,人物依稀似晋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