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答张说南出雀鼠谷

鸣銮初幸代,旋盖欲横汾。

山尽千旗出,郊平五校分。

前林已暄景,后壑尚寒氛。

风送箫韶曲,花铺黼黻文。

盐梅推上宰,礼乐统中军。

献赋纡天札,飘飖飞白云。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翻译

皇帝初次巡幸此地,车驾将要横过汾河两岸。
山岭尽头,众多旗帜随风飘扬,郊外平坦,五校分列左右。
前方树林已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而后山谷仍有寒冷的气息。
微风吹来,箫韶的乐曲悠扬,花朵仿佛绣有华美的图案。
盐梅之才被推为最高官员,礼乐之事由他统一指挥。
呈献的颂文如同天意所赐,如白云般飘逸无拘。

注释

銮:皇帝的车驾。
幸:巡幸。
旋盖:转动车盖,指皇帝出行。
汾:汾河。
千旗:众多旗帜。
五校:古代学校或军队编制单位。
暄景:温暖的阳光。
寒氛:寒冷的气氛。
箫韶:古代的音乐名。
黼黻:古代礼服上的花纹。
上宰:最高官员。
中军:军队的中坚力量。
献赋:献上颂文。
纡天札:犹如天意的文书。
飘飖:飘荡。
白云:比喻高尚纯洁的心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宫廷狩猎活动的景象。从“鸣銮初幸代,旋盖欲横汾”可以看出,这是一次帝王亲征的活动,銮铃声响起,皇帝的车驾即将到达代地,准备越过汾水。这两句描绘了气势宏大、排场壮观的开篇。

“山尽千旗出,郊平五校分”则是对狩猎现场布置的描述,千军万马汇聚在一处,旌旗飘扬,营帐遍布于广阔的郊野之中。"前林已暄景,后壑尚寒氛"这两句则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春秋交替的时节感和空间感。

诗人在“风送箫韶曲,花铺黼黻文”中运用了动人的意象,将狩猎中的乐声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盐梅推上宰,礼乐统中军"则表现了狩猎活动的庄重与严肃,以及对中央权威的尊崇。

最后,“献赋纡天札,飘飖飞白云”通过诗人向帝王进呈诗赋的场景,展示了文人学士的才华,同时也表达了对皇上的颂赞之情。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狩猎活动的盛况,也反映了唐代宫廷文化生活的一隅。

收录诗词(7)

席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周昌州刺史席固七世孙。长安年间,应试学兼流略、词擅文场科,考中上等,因父丧没有出仕。太极元年(712年)又考中手笔俊拔科。补授襄邑尉。开元二年(714年)考中贤良方正科,任阳翟尉。因观察使推荐迁任监察御史,出任乐寿令。后官授大理丞,升任考功员外郎,进退人才公正。又任中书舍人。开元二十年(732年)出任郑州刺史。次年(733年)经过韩休举荐召入朝廷任吏部侍郎。天宝六年(747年),进位礼部尚书,多次封至襄阳县子。天宝七年(748年)去世,终年六十九岁

  • 字:建侯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680年-748年

相关古诗词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南山四皓德,东海二疏名。

功遂知身退,心微觉道成。

霓裳明主赐,鹤驾列仙迎。

诏饯出中野,朋欢留上京。

灞桥春水溢,稽岭白云生。

此去三千里,那堪长别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蒲津迎驾

回銮下蒲坂,飞旆指秦京。

雒上黄云送,关中紫气迎。

霞朝看马色,月晓听鸡鸣。

防拒连山险,长桥压水平。

省方知化洽,察俗觉时清。

天下长无事,空馀襟带名。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赋得竹箭有筠

共爱东南美,青青叹有筠。

贞姿众木异,秀色四时均。

枝叶当无改,风霜岂惮频。

虚心如待物,劲节自留春。

鲜润期栖凤,婵娟可并人。

可怜初箨卷,粉泽更宜新。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运斤赋附歌

彼二子兮以艺相崇,得一理兮其心则同。

运斤在手诚可惧,坚立不动神之雄。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