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周映清所作的《梅花(其二)》,表达了诗人对梅花深深的喜爱和对其品格的赞美。首句“爱梅入骨随”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梅花的钟爱,如同追随其神韵一般。接着,“思作梅花吟”则体现了诗人想要以梅花为灵感,创作出动人的诗句。
“横斜疏影句,谬许孤山林”两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对梅花形态的描绘或许不够精准,但仍希望能得到孤山(西湖孤山,常用来象征高洁之士)的认可。接下来,“拟议误唐突,粉蝶兼霜禽”暗示诗人虽然在文字上有所揣摩,但担心自己的表达可能过于直白,打扰了梅花的宁静,连蝴蝶与霜禽都似乎在旁欣赏。
“竹外一枝好,坡老诚赏音”借用苏东坡(坡老)的典故,表达对梅花独特韵味的赞赏,认为它就像竹林中的一枝独秀,得到了东坡这样的大家的肯定。然而,诗人认为最好的赞美莫过于“何如妙无言,淡然惬素心”,即无声的欣赏更能触动内心,让朴素的心灵感到满足。
最后,“不见江贯道,抚琴不弹琴”借江贯道(唐代隐士)的典故,表达诗人希望自己能像江贯道那样,无需过多言语,只需静静地欣赏梅花,享受这份淡泊的愉悦,甚至选择不弹琴,让心灵与梅花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厚意以及对高雅品性的追求,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